新派讯 从“校级优秀教师”到“山东省医学技术大赛优秀指导教师”,从“临床技能竞赛评委”到“青年教师导师”……在山东第二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教工党支部,有这样一位党员教师:她深耕临床护理坚守教学一线42年,始终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在全力推进护理学专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悉心培养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学生。她,就是山东省一流课程负责人牟灵英。
牟灵英(右二)代表学校上台领奖
以红心培育时代新人。作为一名老党员,牟灵英始终将思政教育视为教学的灵魂,深度融入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多年来,她主讲的课程凭借独特的思政融合教学模式,成功入选校级思政示范课程。精心开发的“急诊分诊精神行为异常评估”教学案例,荣获优秀思政教学案例。发表的42篇科研论文中,有多篇聚焦人文护理与职业素养的研究,为护理教育与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
牟灵英(右)指导学生实验操作
不仅如此,曾担任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护士长的牟灵英,更是积极推动院前急救标准化建设,其参与的应急救护培训项目入选教育部主题案例,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
“以专业铸就育人根基”是牟灵英坚持的准则之一,从临床一线走向专职教学岗位后,她充分发挥自身丰富的临床经验,将实践中的宝贵案例、专业知识与教学紧密结合,其主编的《急危重症护理学》等三部国家级规划教材,成为众多护理院校师生的重要学习资料。主持的《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建设,构建起“智慧融通、共建共享”的护理教育新模式,先后获评山东省一流课程、教育部“拓金计划”示范课程,成为全国护理教育的标杆课程之一。
牟灵英始终认为教学质量必须要经得起实战的检验,她积极指导所在学校学生和青年教师参加省级护理技能大赛。在她的指导下,学生和教师们在赛场上屡获特等奖、团队金奖等顶级奖项。此外,还指导支持学生开展创新创业项目近百项,培养的数十名研究生均已成为临床骨干,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推动高质量教学,牟灵英坚持“护理教育必须与时俱进”的理念,尤其是围绕当下数智时代给护理学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她积极探索AI技术与教学融合,主持了“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师AI教学能力评价体系构建”等多项高质量教改课题,她主动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荣获获全国“智慧树杯”教学案例二等奖等多个奖项。
就这样,四十年如一日,牟灵英用实际行动书写了一名教育者对事业的无限忠诚。如今,牟灵英依然活跃在课堂和实验室。在课堂上,她用生动的语言传授知识;在实验室里,她手把手指导学生操作。
“党员教师的双重身份,意味着双倍的责任——既要传授技能,更要铸就灵魂。”牟灵英说,她将继续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念,在护理教育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新派融媒体记者:于菲/文图
通讯员:尹崇高 马健平
编辑:刘德增 刘晓哲
一审:贾春毅
二审:孙瑞永
三审:管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