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讯 金秋时节,走进诸城市昌城镇,万亩栗园里硕果累累,饱满的栗蓬在枝头炸开,露出油亮的栗果,栗农们穿梭林间捡拾收获,交织成一幅丰收图景。

昌城镇北倚青翠巴山,西临澄澈潍河,这里土肥水盛的优质自然环境,为板栗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诸城板栗以粒大饱满、香糯甘甜的特质,每年都会吸引各地客商慕名抢购。“每年一到这个时候,省内外的客商都来咱这里收购,已经成为我们每年的固定收入。”昌城镇芦河村的种植户陈焕军说。
如今,这片孕育了百年板栗的土地,更以产业升级之力,让结出“金果果”的板栗树变身为农民增收的“摇钱树”。诸城市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由合作社统一培训技术、对接销路,在保证板栗品质的同时又增加收益,让小农户也能稳稳对接大市场。

板栗种植的红利,实实在在地装进了农民口袋,让他们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种板栗比种麦子、玉米更省事,也更挣钱,今年按照平均亩产500斤算,每亩地毛收入能达到2500元。”芦河村种植户陈焕秋说。
近年来,诸城市在加强古板栗树保护的基础上,与山东农业大学、河北省板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开展合作,引进燕宝、燕青、燕红等30余个新品种,试点改良树种1100株,亩产提高10%以上。
为了进一步挖掘板栗的经济效益,诸城市还延伸产业链,将新鲜栗果深加工为板栗粉、板栗果仁、板栗辣酱、板栗粗粮面等30多个品类,成为热销的“网红特产”。“凭借原材料和技术工艺优势,我们迅速打开市场,像板栗果仁,配料表只有板栗,非常受年轻人欢迎。”潍坊奥升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

如今的诸城,万亩栗园郁郁葱葱,小小板栗潜力无穷。从古树保护到品种改良,从鲜果销售到精深加工,板栗不仅串联起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更串起了农民的幸福生活。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百年栗树与现代产业交相辉映,绘就一幅乡村振兴的甜蜜画卷。
新派融媒体记者:于哲/文图
通讯员:李芳 张敏敏
编辑:朱明洁 孙锦 李丽雪
一审:姜健 李敬友
二审:孙瑞永
三审:管延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