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潍有尚品
潍有尚品丨峡山艾香:铺就芬芳富民路
2025-08-18 18:01:32 编辑:李新花

  新派讯 清晨的峡山水库碧波荡漾,倒映着潍坊峡山区青翠的山峦。这片国家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如今因一株野生艾草焕发新生。“以前房前屋后的野草,现在成了‘金疙瘩’!”在太保庄街道的艾草种植基地,村民老王擦拭着汗珠笑道。他脚下的土地,正是峡山区“三清一净”行动改造的成果——昔日堆满杂物的路边、沟边等“五边”零散土地,如今铺满了油绿的艾草。

  走进山东艾福堂健康科技集团的车间,艾香扑面而来。全自动卷条机6秒制成一根艾条,每2小时可加工1吨艾叶,年加工能力达1000吨;提绒设备将五年陈艾转化为金灿灿的艾绒;连艾灰和艾渣也被制成艾香、汽车挂件、足浴包等产品。依托持续的研发投入,艾福堂集团已成功推出涵盖六大系列、四十余种艾灸产品,其高渗透率与快速灸感传导的特点,有效满足了市场多元化的健康需求。

  产业壮大的根基,源于峡山独特的生态资本。水库滋养的温润气候与无污染土壤,孕育出叶片厚实、精油含量高的高品质潍艾,其制成的艾绒渗透性强,成了市场抢手货。2019年,“世界艾灸之都”的称号正式落户峡山,为这片“草中黄金”盖上品质印章。

  在岞山农光互补光伏项目区,另一场变革悄然发生:光伏板间隙的1000亩艾草随风起伏。“板上发电,板下种艾,一块地挣两份钱!”项目负责人韩嘉华算了一笔账:光伏年收入2600万元,艾草再增收200万元。这种“光伏+艾草”的立体模式,正是峡山生态价值转化的缩影。

  如今,峡山的探索已超越产业本身。艾灸博物馆成为研学基地,“艾灸+文旅”模式让生态资源变成“摇钱树”。艾福堂集团总经理周松在采访中道出深层逻辑:“艾草收益反哺生态保护,绿水青山又吸引资本投入绿色产业——这种良性循环,才是真正的‘生态银行’。”

  一汪碧波守住生态底线,一株小草激活金山银山。峡山区依托当地生态优势发展艾草产业,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了稳定的收入,还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实现了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绘就乡村振兴的崭新美好画卷。

新派融媒体记者:于哲/文图

编辑:李新花 王洁钰

一审:姜健 李敬友

二审:孙瑞永

三审:管延会

新派新闻
新闻热线:2998776
版权所有 © 潍坊市融媒体中心
鲁ICP备09021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