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讯 11月4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市优化社会保险经办服务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2021年以来,全市人社系统以深化改革为驱动,以优化服务为支撑,以风险防控为底线,全力抓扩面、防风险、保发放、惠民生,社保经办服务工作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
在参保扩面上持续发力,社会保险覆盖面稳步扩大。常态化推进“社保服务进万家”活动,深入实施“全民参保·福暖万家”工程,创新运用“大数据+铁脚板”服务模式,有力推动参保扩面工作提质增效。截至9月底,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732.90万人。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06.08万人,较2020年底提高11.28个百分点,参保质量持续提高;企业养老保险新增参保人数连续5年突破10万人,基金连续3年实现当期收支盈余。工伤保险逐步实现职业人群全覆盖,灵活就业人员参保试点稳步推进,特定从业人员参保政策有效落实,全市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90.82万人。
在落实政策上持续发力,民生保障能力不断提高。充分发挥社会保障二次分配作用,稳步提高待遇水平,全市养老、工伤保险基金年收支规模突破800亿元,领取待遇人员超过260万人,各项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到位。企业退休职工月人均养老金较2020年底增长10.76%,居民基础养老金由每人每月142元提高到210元,工伤保险伤残津贴、供养亲属抚恤金等定期待遇稳步提高。持续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2021年以来全市减征相关保险费22.18亿元,有力助力企业发展。同时,全面落实政府代缴居民养老保险费等惠民政策,2021年以来,累计为30.5万人次符合条件的困难居民代缴保费,为1.2万名重度残疾人办理提前领取待遇手续,实现困难群众应保尽保。
在优化服务上持续发力,经办服务效能全面提升。坚持社保数字化转型方向,拓展“社税共享”“社银直联”“社企直通”等数字应用场景,建成“全险合一”网上大厅,年网办业务超200万件。社保关系转移接续业务全面实现电子化办理,全面取消省内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实现“省内流动零障碍”。推进“集成办”,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推行企业退休预服务、在全省首推“工伤一件事”,实现部门业务协同,办理效率大幅提升。深化“就近办”,将领取社保待遇人员全部纳入社会化服务范围,加快建设“六有标准”社区,深化“社银合作”,合作银行网点和代办点超2200个,高频低风险业务可在网点柜面及基层终端办理,满足群众就近办、多点办需求。
新派融媒体记者:于哲/文 肖雪/图
编辑:冯淑杰 张兴红 李丽雪
一审:姜健 李敬友
二审:孙瑞永
三审:管延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