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讯 近日,潍坊临朐县石家河生态经济发展服务中心蔡峪村的万亩甜枣基地又迎来丰收的时节:一串串成熟的枣子悬挂在翠绿的枝叶间,饱满红艳;一位位忙碌的村民,指尖在枝丫间轻盈翻飞采摘;一辆辆收购的货车排成长队,车厢陆续被圆滚滚的枣子填满;一队队好奇的游客拎着果篮穿梭林间,笑声此起彼伏……一幅 “枣红、人忙、产销旺” 的丰收图景,正在大山深处热热闹闹地铺展开来。
村民王素花手捧刚采摘的枣子。
“咱这鲜枣根本不愁卖!要么是收购商提前订好的,要么是城里游客追着来摘,刚离枝的枣子,一天就能卖上千斤!”村民王素花抬手擦了擦额角的汗,笑容里满是藏不住的甜。今年的小枣格外“争气”,颗颗圆润饱满,脆嫩的果肉裹着清甜的汁水,甜得人心里发暖。
村民正在采摘枣子。
村民王勇春守着自家的十来亩枣园,看着满园“红玛瑙”,嘴角就没放下来过。“今年光照足,枣子长得又大又甜!现在一斤能卖三元钱,这十来亩地一年能挣3万多元,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他伸手摘下一颗最大的枣,眼里闪着丰收的光。
这份“甜蜜收获”的背后,藏着当地政府的“暖心助力”。“我们要让枣产业既‘甜’在枝头,更‘甜’进村民口袋!”石家河生态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农业分管负责人尹荣惠说,为了让枣长得好、卖得好,当地不仅派技术员扎根田间,从施肥、剪枝到防虫,手把手教村民科学种植,还主动牵线搭桥,帮村民对接收购商、拓展销路,彻底解决了“好枣怕烂在枝头”的难题,让优质枣子能卖出好价钱。
游客在采摘枣子。
如今,这片枣园不仅是村民的“增收园”,更成了城里人的“休闲打卡地”。来自临朐县城的王女士拎着满桶枣子从林间出来,笑着说:“这桶枣要带给亲戚朋友尝尝,这里空气清新,亲手摘的枣新鲜又甜,比逛公园有意思多了,下次要带孩子来体验!”尹女士也是慕名而来,她一边摘枣子,一边笑着说:“早听说石家河小枣有名,今天一尝果然名不虚传,脆甜多汁,这趟没白来!”
游客采摘热潮,不仅让枣子多了条“走出去”的路,更让这里的枣产业名气越来越大。尹荣惠盘算着未来的计划:“下一步,我们要把枣文化做起来,搞点特色体验活动,让采摘游变成‘金字招牌’,既带火产业,又能让村民多挣钱,给乡村振兴添把劲!”
一筐筐新鲜采摘的枣子
除了游客采摘,固定收购商也是枣子销售的“主力军”。来自淄博沂源的张宗杰已经连续20多年来这里收枣,提起蔡峪小枣,他竖起了大拇指:“这小枣口感好、品质佳,运到市场上根本不愁卖!我每年都来收20多万斤。”在基地的结算点,村民们拿着刚到手的卖枣钱,脸上笑开了花。
蔡峪小枣,不仅装着村民的“增收梦”,更成了乡村振兴的“引擎”。随着种植技术越来越精、销售渠道越来越宽、采摘经济越来越火,这份“甜蜜事业”必将越做越红火,让乡村日子越过越甜,为石家河生态经济发展服务中心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新派融媒体记者:贺德良/文图
通讯员:魏先萍
编辑:陈晓芳 王洁钰
一审:姜健 李敬友
二审:孙瑞永
三审:管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