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讯 潍坊安丘市金冢子镇草店子村的豆丹养殖大棚里,今年第二茬的豆丹(俗称豆虫)已经进入4龄生长阶段,再有十几天就可以迎来丰收,进入人们的餐桌。
大棚里,豆丹在毛豆上生长。
望着眼前圆滚滚、胖乎乎的豆丹,养殖户田准的笑容怎么也藏不住。“养豆丹真不费啥力气,跟种玉米、小麦差不多。等毛豆长到六七片叶子,把豆丹籽撒下去,再拉好防护网防住虫鸟,基本就没啥操心的了。”田准指着豆丹介绍。
豆丹是豆天蛾的幼虫,以豆叶为食,对生长环境极为挑剔,仅能在绿色无公害环境中存活。正因如此,承载其生长的毛豆在种植过程中严禁使用化学肥料,日常田间管理也只能依赖物理手段防治虫鸟。在这样近乎“苛刻”的生长条件下,豆丹形成了天然绿色食品特性。此外,豆丹蛋白质含量丰富、营养价值极高,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食材关注度的提升,它正逐步成为餐桌上的热门选择。
豆丹长势喜人。
金冢子镇聚焦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特色豆丹养殖,高效利用现有大棚设施,同时科学规划新建一批标准化豆丹养殖大棚,让过去被视为害虫的豆丹成为一道餐桌上的美食。镇上组建由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团队领衔的技术服务专班,围绕大豆品种选育、豆丹养殖技术提升、病虫害科学防治等环节,为种植户提供全链条技术指导,保障产出效益,探索一条适合本地的致富新路径。
“豆丹养殖的门槛不高,对土地没太多要求,前期投入小,管理简单,技术方面也趋于成熟。一茬下来,每亩能收200斤左右,头茬行情好的时候,一斤能卖到300元左右。咱们这儿气候适宜,豆丹每年可养殖三茬,不仅可以直接出售,还可以育卵,既能节省成本又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金冢子镇人大主席王焕青介绍,年内计划新增豆丹养殖面积300亩以上,明年扩大至1000亩以上,力争用两年时间建成省内具有影响力的豆丹产业强镇,打造乡村振兴特色样板。
镇干部查看豆丹长势。
据了解,为推动豆丹特色产业发展,金冢子镇多次组织团队赴江苏省灌云县豆丹产业园、豆丹文化产业园等地,围绕豆丹养殖技术、产业运营等内容进行考察学习。发挥示范户带动作用,科学规划,引导种植大户成立产业协会,构建起“统一标准、资源共享、联合营销”的运营模式,同时大力培育生态农场、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以品牌化建设为抓手,推动豆丹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转型升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新派融媒体记者:王玉芳/文图
通讯员:宋鑫
编辑:赵越 孙锦 宫海娜
一审:姜健 李敬友
二审:孙瑞永
三审:管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