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讯 一座“春和景明共富产业园”的出现,让五个地缘相近的村庄,利用一年多时间构建起资源共用、产业共建、红利共享的格局。这是日前记者在潍坊寿光市上口镇西景明一村等村庄采访时,发现的乡村全面振兴新脉动。
菜农在现代化的蔬菜大棚里劳作。
6月8日上午9点半,共富产业园的大棚内温度逐渐上升,西景明二村菜农王春霞正在大棚里忙碌,趁着这一茬黄瓜还没卖完,她加强管理,希望能卖出好价钱。王春霞原先在拱棚里种黄瓜,一直想建一座冬暖式蔬菜大棚,因土地分散没能如愿。前年,她终于等来了实现愿望的机会:本村和其他四个村庄同步流转土地上千亩,集中连片建设蔬菜大棚,王春霞和丈夫韩金明立即报名租赁了一个。“无论园区还是大棚,配套都很全很好,省心又方便。”韩金明说。
记者了解到,基于土地相连、人文相通等基础优势,西景明一村、西景明二村和东景明村等联合成立景明新村党委,“跨村联建”流转土地,让碎片化、低效化的资源得以集约化开发利用,建成了蔚为壮观的共富产业园。
共富产业园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东景明村党支部书记李少军对园区产生的人才“虹吸效应”感触颇多:“共富产业园吸引了寿光乃至潍坊以外的新农人前来创业,少的租一个,多的租四个,只要对村庄和产业振兴有利,我们都热烈欢迎。”
“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我们入户与村民交流,采纳合理的意见建议,确保大家的权益能得到保障。”西景明二村党支部书记韩国强告诉记者,五个村庄与国有企业联手建设共富产业园,实现了运营项目收“利金”、土地打包得“租金”、大棚种植挣“现金”、园区务工赚“薪金”、项目入股分“股金”,村集体增加了不少收入,能够更好地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流转土地和基础建设是共富产业园的“上篇文章”,留住人才、做强产业、促进村强民富则是“下篇文章”,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五个村庄已有了“行文思路”。“我们将深化‘强村共富公司+产业园区+农户’运营模式,实行‘六统一’标准化管理,培育打造‘景明甄选’蔬菜品牌,释放产业集聚效应,为‘跨村联建’和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探索道路、树立榜样。”李少军说。
新派融媒体记者:孙希明/文图
通讯员:王彦 王菁
编辑:冯淑杰 王洁钰 李丽雪
一审:姜健 李敬友
二审:孙瑞永
三审:管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