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专题栏目 > 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村有好戏
村村有好戏丨在潍坊诸城这个村,有一种幸福叫“在家门口就业”
2025-06-05 21:45:04 编辑:赵越

  新派讯 6月4日,在位于潍坊诸城市昌城镇东老庄村的李炜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大棚里,记者见到了在这儿上班的东老庄村村民马夕芳。今年59岁的马夕芳告诉记者:“有一种幸福叫‘在家门口就业’,李书记创办的李炜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让俺在家门口实现了上岗就业。”

  李炜在采摘大棚黄瓜。

  据东老庄村网格党支部书记李炜介绍,合作社与潍坊城区青岛等地一些大型商超和蔬果零售商达成合作协议,生产的蔬果直接销售给对方,解决了销售难题。大棚全部采用物联网技术,温控、浇水、施肥等全部自动化。通过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就近吸纳当地农民变身农业“产业工人”,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附近村民流转出自家土地,不但可以收取土地流转费,还可以到园区内打工,带动周围村民致富增收。

  东老庄村网格有760户2800口人。过去,在土地分散生产经营模式下,节水灌溉、新型农机、飞防统管等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无法统一落地实施。2017年李炜上任村网格党支部书记以来,坚持走个人创办、支部领办、村企联办的路子,唱好支部建在网格上、党支部引领合作社、村企兴社“三步曲”。

  李炜通过对接辖区日龙食品公司,流转土地150亩,由企业出资建成16个标准冬暖式大棚,并对村民出租,剩余土地种植粮食、蔬菜,实现年创收16万元。60岁的村民隋树亮将自己的3.5亩土地流转给日龙公司,每年可以拿到3000元的土地流转费,又承包了两个大棚种植芸豆。当前,第一茬芸豆基本“下架”,毛收入近20万元。

  “我们种植的优质芸豆品种‘499-1’,纤维少、口感好。今年第一茬芸豆大丰收,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完全不愁销路问题。”李炜说。

  李炜(右)在大棚里查看芸豆生长状况。

  去年10月,村网格党支部组织村集体以每亩土地1000元的价格,流转给支部领办的诸城市炜业粮食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统一经营管理,实现了“小田变大田”“分散变集中”“竞争变联合”。同时还盘活了村内闲置土地350亩,发包散户经营,实现集体经济年增收15万元。李炜还牵头建成了全镇首个蔬菜批发市场,年交易额超千万元,带动周边群众就业200余人。

  如今,东老庄村的大棚芸豆让村民尝到了甜头。目前,全村246个蔬菜大棚,年收入近700万元。到去年底,东老庄村网格集体经济总收入突破5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较2017年实现翻番。

  从高空俯瞰,东老庄村家园连着田园,生机勃勃。红瓦绿树的新农村、良好的社会治安、和谐的邻里关系、文明的乡风……都在无声诉说着这个村庄的与众不同。

新派融媒体记者:隋炜凤/文图

通讯员:徐春光 肖柏明

编辑:赵越 张兴红

一审:姜健 李敬友

二审:孙瑞永

三审:管延会

新派新闻
新闻热线:2998776
版权所有 © 潍坊市融媒体中心
鲁ICP备09021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