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本报的使命就是动员人民起来抗战,发表一切有益于抗战的言论”。1939年1月1日,大众日报在八百里沂蒙创刊,发刊词中这样写道。
战争年代,大众日报将这一磅礴宣言贯彻到底,一篇篇社论和文章,就是打击敌人的一发发炮弹,578位烈士用鲜血染成的“大众红”,是世界新闻史上少有的史诗级篇章。正如大众日报首任总编辑匡亚明在创刊七周年时所说:“大众日报的历史和山东人民抗战史分不开,它是山东人民英勇抗战的史诗,也是山东人民艰苦抗战的缩影。”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对大众报人而言,既是庄严的时代使命,也是对自身光荣历史与办报初心的回望与传承。8月6日起,大众日报推出“纸上硝烟·一张报纸的抗战”系列报道,讲述一张报纸的抗战,也讲述一张报纸记载的抗战,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
何万祥是山东抗日根据地最著名的战斗英雄之一,仅1944年一年,《大众日报》就报道了何万祥11次。
何万祥长着“黑黑的脸,尖尖的下巴,两条微翘的粗眉毛,一双容易在紧急的时候瞪圆的大眼睛,走起路来满身是劲,好像一直走在操场里”,这个描写来自大众日报记者于冠西的报道《何万祥》。何万祥是红二十五军的老战士,八路军六八六团的一个连长。何万祥原姓朱,出身于甘肃一个贫农家庭,是1936年红军东渡黄河的英雄,他的神勇善战驰名全军,《我们的连长何万祥》就是群众赞扬他的歌曲。
大众日报另一篇报道里,专门记述了何万祥的名言。在攻坚中他认为:“敌人都该早早歼灭,没有时间和敌人啰嗦!”在防御中他说:“有我何万祥在这里,同志们沉住气呀!”他常对战士们讲:“要活就得拼命,怕死就别革命。”因此,“何万祥连”的战士们中,有一句流行的话:“跟何连长在一个连,不勇敢的也勇敢了!”
何万祥没有念过书,但他却懂得一条朴实的道理:“敌人对勇士是绵羊,对绵羊是勇士。”在石沟崖战斗中,他带着战友,顶着雨点般的炮火,用自己的肉体撞破了铁丝网,踏着铁蒺藜,跃过壕沟,用手扒开敌人的地堡,把炸弹塞进去……13年中何万祥经历了400多次战斗,立下了无数功勋。
1944年春,鲁中军区发起第三次讨伐投降日军的吴化文部战役。3月25日夜,连长何万祥在大泉山突击战中壮烈牺牲,关于他牺牲的情形,于冠西这样描述:“在解决大泉山战斗最后的五分钟里,他像他十三年来那样勇敢地冲杀在二连全体战士的前面。为了驱除堵住围墙缺口的敌人,随着三连的高排长,他勇猛地从被打哑了的炮楼上爬进园子,敌人驱除了,战士冲进了缺口。就在这时候,高排长倒下了。他扑进残敌固守的最后一个炮楼,在楼梯上,一颗可恨的子弹打倒了他”。
何万祥的画像。
为了纪念何万祥,山东军区将此次战斗缴获的重机枪命名为“何万祥重机枪”,将他生前所在连队命名为“何万祥连”。
其实,何万祥连还有一挺机枪,战士们把它叫做“老红”。于冠西还以这挺机枪为主角报道了英雄的“何万祥连”。
“老红”是一挺勃朗宁机枪,是红军时代这个连队在粉碎蒋介石五次“围剿”中从敌人手里夺得的。“单在抗日战争中,它(“老红”)就曾经随着这个铁的连队,从山西的黄河边,一直打到黄海岸,差不多横扫过整个华北战场;它在平型关打过;在山西午城歼灭战中打过;在梁山歼灭战中打过;在郯城战役中打过;在解放赣榆之战中打过……这些曾经震动全国、全华北和全山东的光荣的战役名称,都紧紧地和它的名字联结一起”。
到抗战胜利,这挺机枪的射手已经换了14任;这个连队红军时代的干部和战士,经过十几年的战斗,一个也不在了,包括它的英雄连长何万祥,他们在为民族解放事业中壮烈牺牲了。
大众日报记者于冠西的报道《何万祥》。
于冠西采访了“老红”的第14任射手胡大元,胡大元讲起了第13任射手张万桂是怎样牺牲的。那是在1943年1月郯城战役中:在鬼子的第三次冲锋被打垮后,“老红”发射了太多子弹,枪筒已经热得发红。突然,对面重机枪开火了,鬼子的步兵群很快就迫近了阵地。何万祥连的手榴弹,成片地泼了出去,张万桂毫不迟疑从掩体里跪了起来,端起机枪,结实地拍了一下“老红”的枪柄,咬紧牙齿,顶在肩窝里发射起来,“‘老红’简直是以一种欢笑的调子,有节奏地吐出它的子弹。像刈高粱一样,鬼子一群群地被削倒在地上”。
听到连长喊“冲!”战士们一齐跃出战壕。张万桂端着灼热的“老红”,也冲了出去,就在这时,一颗子弹穿过他的小腹。胡大元亲眼看见,张万桂突然抱紧了“老红”,缓缓地软倒在地上。
胡大元接过了张万桂手中的枪。在讨伐朱信斋的战斗中,他抱着“老红”,差不多是从手榴弹堆里,滚向敌人地堡。他说:“连里看得起我胡大元。我胡大元也不能白白地扛着‘老红’充孬!”
日本无条件投降以后的那几天,部队正在调动,走向新的战场。于冠西站在路旁,突然看见了行列里走得满头大汗的胡大元,于冠西打了个招呼。胡大元拍了拍肩头上的“老红”,冲着于冠西说:“很好呀!”这支光荣的连队,不久就挺进东北了。
(于岸青,大众日报高级记者,大众日报社史陈列馆馆长)
来源: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编辑:王誉林 刘德增
一审:贾春毅
二审:孙瑞永
三审:管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