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在济宁市珞石智能制造产业园,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举行“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系列现场记者见面会,4位企业负责人围绕“山东打造机器人创新应用新高地”主题与记者见面交流。
海报新闻记者 满倩倩 济南报道
在济宁市珞石智能制造产业园的机器人车间,数百台工业机器人精准协作,柔性协作机器人以毫米级精度完成装配任务……这是7月15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新闻发布会现场,也是山东上半年经济“进中提质”的缩影。
7月21日,山东交出上半年“经济答卷”:全省生产总值为5004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长5.6%。在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的背景下,山东以5万亿量级的体量顶住压力,一二三产增速均跑赢全国,顺利实现“双过半”。
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5万亿背后,山东“稳”的态势持续、“畅”的潜能释放、“新”的动能迸发、“改”的活力增强。经济大省勇挑大梁,为全国大局贡献力量。
信心,正源于这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山东发布”微信公众号截图
拆解这份半年“答卷”——从生产供给看,实体经济支撑有力,运行基本面保持平稳。农业“压舱石”作用凸显。山东夏粮再传捷报,今年上半年,夏粮总产量达547.4亿斤,增长0.7%,单产水平、总产增量居全国第一。工业高位运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7%,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0%,高于全部规上工业5.3个百分点,上拉全省工业增速3.2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势良好,1-5月,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6.3%。32个行业大类中,有26个行业营业收入实现增长,增长面为81.3%。
从需求拉动看,内外循环协同互促,市场潜能有效释放。提振消费成效明显,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6%。投资效益稳步提升。工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速,增长13.4%,拉动全部投资增长5.2个百分点。外贸进出口好于预期,货物进出口总额1.73万亿元,列全国第5位,同比增长6.8%,高于全国3.9个百分点。
从质量结构看,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经济提档升级态势良好。聚力先进制造业强省建设,统筹科创与产业资源,推动新型工业化提速增效。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长4.8%,制造业增长9.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下降1.4%。汽车、铁路船舶、电子等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6.2%、21.1%、21.9%。
从增长后劲看,着力稳预期、强支撑,狠抓重点项目推进。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0%,制造业投资增长8.7%。专用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它运输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24.7%、12.8%、8.2%。民营经济保持活跃。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7.7%,占进出口总额的76.1%。
从民生保障看,坚持人民至上,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力稳就业促增收,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稳步提升。上半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65.8万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92元,同比名义增长5.3%。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306元,增长4.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31元,增长5.5%。
亮眼数字背后,是山东政策撬动效应的有力印证。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山东聚力攻坚,在顶压前行中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推出一系列务实管用举措,加力扩围消费品以旧换新。上半年汽车报废更新申请达24.7万辆,居全国首位;家电以旧换新销售新家电721.6万台。政策组合拳撬动近千亿元消费。
承压求进5万亿,是山东在风浪中锚定航向、于承压处奋力拼闯的“答卷”。当政策撬动的消费热潮涌动城乡,当创新引擎轰鸣着指向未来,当发展的暖意持续汇入万家灯火——一个勇挑大梁的经济大省,正将“拼”出来的增长,实实在在地转化为百姓获得感与幸福感。
2025年下半年,山东的进击之路,步履铿锵,暖意升腾,值得期待。
来源:海报新闻
编辑:李婕宁 刘晓哲
一审:贾春毅
二审:孙瑞永
三审:管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