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今日要闻
传统产业沃土育新苗,曹县靠萌宠吸金26亿
2025-07-18 09:16:02 编辑:李婕宁

 传统产业沃土育新苗,“它经济”成增长新引擎

 小县城靠萌宠吸金26亿

 曹县,这个自带流量密码的县城,凭借汉服实现流量“长红”。如今,一条覆盖宠物食品、用品、服饰等领域的“它经济”产业链在这里悄然形成,成为拉动当地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据统计,2024年,曹县宠物经济产值突破26.5亿元,同比增长31%,今年一季度产值达8.1亿元,同比增长12%。

 小宠物撬动大产业

 走进菏泽开饭乐宠物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8条生产线正满负荷运转。一袋袋由本地小麦、玉米加工而成的宠物粮,即将发往全国各地。“我们每天能产出200吨宠物粮,本地丰富的粮食资源就是我们选择在此建厂的重要原因。”企业负责人王广会告诉记者。

 开饭乐专注于高端宠物主粮及功能性食品的研发生产。王广会拿起一袋三拼犬粮介绍,“这款产品添加了本地鸭梨,并搭配益生元和挪威鱼油,既能清润去火,又能调节肠道、美毛护肤。”

 在中誉宠物食品(菏泽)有限公司的15万平方米生产基地里,企业与农科院专家团队合作,将HPP冻干技术引入宠物食品生产领域。“我们生产的鲜肉烘焙粮、高鲜肉膨化粮等七大类产品,日均产量在30吨至50吨之间。”企业相关负责人杜亚东说。

 在宠物用品领域,曹县同样在发力。在曹县普连集镇中小企业孵化园内,曹县海纳木制工艺品有限公司的工人们正在熟练地操作着电锯、打磨机,将一块块板材加工成精致的宠物玩具。“我们以前主要做木盒、小型家具等木制品,2023年引进了专业设计团队,对生产线进行了全面改造。”企业总经理管玉静介绍,“像这种纯实木制作的宠物攀爬架,融入了多层立体结构、趣味玩具挂件等创意设计,在欧美市场特别受欢迎,单价能达到1000多元。”

 从宠物食品到宠物用品,曹县宠物经济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其深厚的传统产业基础。作为林木加工、农副产品加工、服饰加工产业大县,曹县在原料供应、生产加工、工艺技术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为宠物产业的崛起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不出园区就能配齐所有材料

 “就拿这款热销的狗爬架来说,别看它个头不大,制作所需的毛毡、螺丝、合页等辅材有10余种。但我们不需要出孵化园,就能把所有材料配齐。”管玉静的话,道出了曹县宠物产业发展的另一大优势——完整的产业链支撑。

 曹县依托全国木制品跨境电商产业带,构建起了强大的产业生态。“在中小企业孵化园内,不仅有宠物用品生产企业,还有配套的五金、纺织、化工等生产企业,形成了‘不出园区就能配齐所有材料’的产业集群效应。”曹县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主任张龙飞说,这种高度协同的产业生态,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数据显示,2024年,曹县宠物家居领域工业企业达100余家,总产值达到17.7亿元,宠物居住、健康护理、情感陪伴等500余款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在宠物食品领域,开饭乐、中誉、派森等一批企业,逐步扩大市场份额,形成了产业规模效应。2024年,曹县宠物食品产量达5.6万吨,年产值8.6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曹县的汉服也为宠物经济的发展贡献了力量。如今,汉服元素已在宠物服饰中广泛应用。在汉服产业的发源地安蔡楼镇,曹县海周服装有限公司瞄准精细化养宠趋势,年均生产销售宠物、玩偶衣物上万件。

 从生产加工到辅料供应,从传统产业到跨界融合,曹县宠物经济已形成了多领域协同发展的产业集群。这种集群效应不仅提高了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也为未来的全链条发展奠定了基础。

 政策引导培育本土品牌

 从市场现状、发展前景、行业政策分析,宠物经济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过去10年,我国宠物消费市场规模年均增长13.3%,2024年达到3002亿元,预计2027年将超过4000亿元。曹县构建宠物消费新场景,激发宠物消费新市场,成功打造又一助力乡村振兴的富民产业。在快速发展的背后,曹县宠物产业也面临着产业升级、品牌塑造、市场竞争等诸多挑战。

 记者走访发现,当前曹县宠物产业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哑铃型结构,企业多集中在家居和食品等中游制造领域,而宠物医疗、美容等服务领域发展相对滞后,完整的产业链条尚未形成。以中小微企业为主的产业集群,普遍存在研发投入低、产品同质化严重的问题。此外,多数企业自有品牌市场认知度低,尚未形成品牌影响力。

 面对这些挑战,曹县正谋划破局之道。“通过制定专项产业规划,在平台搭建、资金扶持、科研投入、人才引育等方面推出组合政策,为产业升级厚植发展沃土。”张龙飞说,曹县不断加大对宠物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引进和培养一批宠物产业专业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聚焦全链贯通,曹县计划在上游打造标准化宠物繁育交易市场,在中游推动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同时,将以科技创新赋能传统产业,引导代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育一批具有市场影响力的本土品牌。

 (大众新闻记者 赵念东 通讯员 王盟)


来源: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编辑:李婕宁 刘晓哲

一审:贾春毅

二审:孙瑞永

三审:管延会

新派新闻
新闻热线:2998776
版权所有 © 潍坊市融媒体中心
鲁ICP备09021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