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广电新媒体讯 为进一步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经济区坚持“有解思维”,以“不用跑是常态、跑一次是底线、跑多次是例外”为目标,持续深化流程再造,强化数据赋能,在审批服务“全链条”“全过程”上下功夫,大幅提升审批服务质效,持续提高企业群众获得感、满意度。

01提升服务场所规范化
区级政务服务中心分税务服务、不动产登记、企业开办、工程建设四个领域综合办事窗口办理,实现 “一窗受理、综合服务”;设置1个“办不成事”窗口,1个潮汐窗口, 划分咨询导办区、综合受理区、后台审批区、“24小时自助服务区”“网上办事体验区”“网上自助办事区”等功能区域,由志愿者提供全流程业务咨询和现场辅导,引导企业和群众优先选择网上办事服务。
02打造特色化服务品牌
启动“经心办、济办好”服务品牌建设,全面落实“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精神,推出《经济区工程建设项目帮办代办服务制度》,打造重点项目“帮办代办+项目网格员”服务模式,为每一个项目配备1个服务团队,提供多对一保姆级全程帮办代办服务,目前为深圳科技工业园、埃锐制动、康华生物产业园、中创健康产业园、万创空间等项目服务30余次,为项目争取开工建设时间累计超过20个月,全力保障项目发展。

03提速增效有实效
通过智慧云图、山东政务服务网、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掌上办事大厅、EMS双向免费寄递等“非接触式”办理渠道,实现“掌上、网上、帮办、代办”四位一体的零见面审批。免费刻制印章,并根据不同类型提供相应“政策包”,为企业开办节省费用约20余万元;61.92%以上业户通过简易注销程序完成注销手续,缩短时限4675天,3107户个体户实现无感注销;通过将“个体工商户设立、变更、注销”3项业务权限下放,进一步推动一链办理、全省通办、跨省通办等服务向基层延伸,让企业群众实现“家门口”办理,不断提升基层政务服务能力。
04深化“放管服”改革
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扎实推进“双全双百”工程。梳理形成28个 “一件事一次好”套餐,依据办事服务业态将多项申请材料精简为一套材料,多张申请表格整合为一张申请表单,并编制服务指南,提升我区集约化办事服务水平。

05探索拓宽“云踏勘”适用范围
依托“经济区云踏勘”小程序,在第一批“云踏勘”事项清单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拓宽范围,力求全面实现从“现场”到“云上”的转移。在全市率先实现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市政设施类审批“云踏勘”,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将现场勘查由“我来跑”变为“云来看”,将原本需半个工作日的看现场时间缩短为10分钟,审批提速超98%。
06谋发展抓好项目建设,不断提速提效
“抓源头”谋划项目策划生成机制,助力项目孵化,保障精准落地;“求突破”探索工业项目带设计方案出让土地改革,在土地挂牌前编制规划设计方案,加速项目落地;“优审批”持续扩大告知承诺、容缺受理适用范围,在依法行政的基础上高质高效完成项目办理,促进“拿地即开工”成常态。
07强服务,优化办事体验
“贴心靠前”通过建设专业帮办代办服务队伍,打造“全链条”“全流程”帮代办服务模式,提升办事体验;“全心为民”发挥党建的绝对引领作用,提升“经心办济办好”服务品牌效应,不断落实“无证明城市”“证照三联办”“集成办”“跨域办”等改革措施,探索“代位注销”模式,进一步完善特殊市场主体退出机制,释放数字化审批效能,提升服务便利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