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讯 近年来,潍坊市寒亭区开元街道运用“绣花”功夫,以“精准施策、贴心服务、细致考量”为主线,从“有呼必应”向“未诉先办”、“覆盖广度”向“品质深度”、“单一管理”向“多元共治”转型,通过三组创新举措织密基层治理“一张网”,绘就基层善治新图景。

服务前置,实现“有呼必应”向“未诉先办”跨越。清单化匹配,绘制社区“资源清单、服务清单、需求清单”三单体系,通过系统梳理辖区资源禀赋、服务能力和群众诉求,建立供需匹配台账。依据清单动态调整服务内容,优化资源配置效率,让服务供给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常态化问需,创新搭建“书记有约”等常态化问需平台,变“群众上门求助”为“干部下沉问需”。街道及社区干部定期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全面掌握居民在就餐、托管、健康、调解等方面急难愁盼,将服务端口前移,从源头上预判并解决问题,实现服务响应“提前一步”。多元化聚合,整合辖区资源,联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志愿服务队伍等10余类主体,打造公益集市、公益课堂、健康小屋、艺术夜校等20余个便民服务平台。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模式,提供多样化服务,累计服务群众4.1万余人次,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服务。

管理升维,推动 “覆盖广度”向“品质深度”迈进。红色引领赋能,推行“红色物业+红色网格”一体化运行机制,将党支部建在物业、网格上,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社区党委牵头统筹物业、业委会、居民代表等力量,明确各方职责清单,形成“党组织引领、多方协同、齐抓共管”治理格局。联动监管提效,针对物业领域突出问题,创新启动“街道+社区”联合约谈机制,并依托“四个一”工作法强化过程监管。社区党委发挥中间枢纽作用,向上协调各类资源提升问题处置效率,向下指导物业企业规范服务流程,今年累计开展“交心会”10次、议事调解会15次,推动物业服务标准化建设。场景服务惠民,创新开展“物业面对面”等便民活动,组织物业服务企业、居委会、“双报到”单位等共建力量直连小区,现场受理群众咨询、收集意见建议、化解矛盾纠纷,累计收集意见建议230余条,解决急难愁盼问题140余件,物业满意度大幅提升。
治理破界,促进“单一管理”向“多元共治”转型。阵地协商,矛盾一线化解。打造“群众身边协商点”矩阵,依托“红色议事长廊”“沁心亭”“三官一律工作室”等特色阵地,建立“居民事居民议”的协商机制。将矛盾调解、服务供给、力量凝聚等功能融入阵地,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达人参与,激活内生动力。实施“社区达人”培育计划,深挖辖区内党员干部、退休教师、技术能手等各类人才,吸纳310余人组建志愿服务队。通过明确服务岗位、建立激励机制,引导达人发挥专长参与基层治理,群策群力解决居民日常生活难题480余件,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治理氛围。文化浸润,厚植治理底蕴。打造“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以“家+文化”为核心构建精神文明矩阵。通过红色文化传承活动、先贤名人故事宣讲、身边典型评选等方式,将文明理念融入日常治理。借助文化活动凝聚人心、涵养民风,让精神文明建设成为基层治理的“灵魂工程”,提升治理温度与深度,让每个角落都跃动治理创新火花,让“家门口的幸福”持续升级。
新派融媒体记者:马林峰/文图
通讯员:孙培苑
编辑:刘小丽 祝超 李爱花
一审:慈兆庆 二审:刘鹏 三审:王志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