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潍坊资讯
潍坊昌乐鄌郚:吉他小镇“乐”响世界
2025-11-03 15:34:17 编辑:王首荣

  新派讯 在潍坊市昌乐县鄌郚镇,这个吉他小镇,全国40%的电吉他来自这里,“扛起锄头种地,放下锄头制琴”,亦农亦工是当地老百姓的真实写照。深秋时节,来到鄌郚镇,首先看到的就是镇上主要干道两侧矗立的乐器雕塑、吉他地标。走进占地120亩的乐器产业园,道路两旁的标牌上,一排排都是乐器企业的名称。

  昌乐昌韵达乐器有限公司的工人正在进行正品包装。

  走进昌乐昌韵达乐器有限公司,车间里,工人们都是流水线作业。制作一把电吉他要八大工序,每个工序还包括20多道小工序,其中70%都是手工制作。这些熟练的技术工人都是当地的村民。问起会不会弹吉他,大伙都会腼腆地摇头,而这一把把从他们手里诞生的电吉他却漂洋过海,出现在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摇滚音乐会和酒吧。

  昌乐昌韵达乐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葛士彩介绍,昌韵达乐器成立于2012年,年产值约4000万元,产品主要包括电吉他、贝斯、音箱及其配件等。公司成立之初,就致力于为所有初学者和音乐爱好者提供价格合理的高品质乐器和配件,着力打造民族品牌。

  据悉,该公司拥有先进的电吉他和电贝司生产线5条(含音响线),主要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贸易,线上借力阿里巴巴、京东、亚马逊等电商平台以及抖音直播的方式进行深度营销;线下做工厂体验店,形成了一套线上线下完备的立体营销模式。该公司拥有自营进出口权,有6项外观实用新型专利,打造吉他自主品牌“KRAIT”“ZLG”,产品涵盖近50个品种,年产各类成品乐器15万把(套),其中电吉他出口率占70%以上,远销美国、英国等国家和地区。

  镇办乐器厂引来外资,逐渐形成产业

  工人正在连接安装。

  鄌郚乐器产业发源于上世纪70年代,经过50多年发展,乐器生产及配件加工企业已有121家,年营业收入突破10亿元,电吉他年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0%以上,产品远销欧美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鄌郚镇先后获评中国电声乐器产业基地、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等荣誉称号。

  据了解,当时为了改变单一的农业种植格局,昌乐县于1972年建立了乐器厂,开始生产月琴、京胡等民间乐器,从此走上了音乐产业之路。改革开放后,一些外资企业看到当地的产业基础,也纷纷加入进来。1993年底,中韩合资的山东缪斯乐器公司在鄌郚成立。从民间的“土乐器”,转行到电子的“洋乐器”,鄌郚镇先后派出数十人到韩国学习,这些人成了技术骨干,甚至一些人出来办厂,电吉他产业慢慢发展起来了。

  从最初的镇办乐器厂,到后来的合资“缪斯乐器”,再到如今的昌韵达乐器、雅特乐器、大唐乐器,一大批本土电吉他生产企业蓬勃发展,鄌郚镇的乐器产业做得风生水起。经过50多年发展,今天的鄌郚镇不仅拥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大量熟练工人,而且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电吉他产业链。

  扛起锄头种地,放下锄头制琴

  昌韵达乐器有限公司的工人正在调音。

  原料切割、部件组装、琴弦调音……不少农民“扛起锄头种地,放下锄头制琴”,实现了从庄稼汉到乐器工的丝滑切换。

  在昌乐昌韵达乐器有限公司,四十多岁的调音师李庆生戴着手套,灵巧的双手一边调旋钮,一边弹弦。他说,自己干过很多工种,现在是调音师,一天能调两三百把电吉他。

  在鄌郚镇,许多人像李庆生一样,他们未曾接受过专业音乐教育,但是在自身的努力和岁月的磨砺中,逐渐成长为技艺熟练的制琴工人。他们一刨一凿打造的电吉他,跨越重洋,远销海外,给世界带去欢乐。

  鄌郚镇,靠着以吉他为主的乐器产业崛起,有5000多名从业人员。乐器产品有8大类、近400个花色品种,年产乐器成品200多万把,乐器配件500多万套,销往韩国、日本、美国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木器厂、琴盒厂、音箱厂,现在整个产业链条正逐步完善。

  做大做强品牌,“乐”响世界

  工人展示电吉他。

  鄌郚镇积极创新“党建+产业链”模式,先后成立昌乐县乐器协会和昌乐县乐器产业链党委,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强化园区平台支撑,由镇党委政府牵头,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搭建乐器产业发展中心、乐器产业园、跨境电商产业园“一中心两园区”。2024年,昌乐电声乐器电商产业带被省商务厅确定为2024年山东电商产业带。

  同时,该镇加大销售渠道,市场扩张加快。鄌郚乐器85%以上出口国外,着眼于此,该镇推动“线上+线下”营销扩张,线上依托淘宝、天猫、抖音等电商平台,引导支持企业开办网店、线上零售,衍生电商业户300余家,迪生乐器曾连续7年蝉联天猫电声乐器销售单品冠军;线下通过自营进出口、代理销售、贴牌销售等途径拓宽销售渠道,在欧美等13个国家设立代理商21家,建立海外仓48个。

  品牌知名度高,文化附加值大。自2009年起,连续举办15届产学研用高峰论坛、13届全国电吉他大赛、2届魅力鄌郚音乐节,与51家高校开展合作,打造“雅特”“德鲁拉”等40多个本土品牌。2024年,昌韵达电吉他等3个产品入选“山东手造优选100”名单,雅特牌电吉他GW-2被评为第三批“好品山东”品牌。

  在做大产业的同时,辐射带富。鄌郚乐器企业主要包括规模化生产和个性化定制两种生产模式。批量化乐器生产价格平均约300元/把,定制化产品每把价格2000元到10000元。目前鄌郚有7%的人口从事乐器产业,每名员工每年能获得8万元左右的工资收入,调音、喷漆等岗位月工资可突破1万元。2024年,“村企共建”村集体经济增收项目在王家河洼村试点运营,目前正逐步复制推广,搭建起村党支部与企业互促共进、融合发展的桥梁,助力乡村振兴进程。

新派融媒体记者:吴晓强/文图

通讯员:张跃增

编辑:王首荣 祝超 李爱花

一审:慈兆庆 二审:刘鹏 三审:王志刚

新派新闻
新闻热线:2998776
版权所有 © 潍坊市融媒体中心
鲁ICP备09021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