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讯 近日,《图说百年潍坊工运》新书发布与“百年工运更好潍坊”图片展同步启幕。两大盛事交相辉映、联袂登场,以厚重的图文为笔,在潍坊工运百年画卷上,郑重镌刻下浓墨重彩的时代印记。

一书一展话百年:触摸历史温度,汲取精神力量
“这本书握在手里,字里行间全是沉甸甸的故事,仿佛把潍坊工人的百年奋斗史,一下子‘搬’到了眼前。”山东省先进工作者,潍城区社工协会会长、城关街道社工站站长江宏读完《图说百年潍坊工运》后坦言,它不只是一本“读历史”的书,更是一部能“摸历史”的卷册,老照片里的烟火温度、文字中蕴含的精神力量,都在无声诉说劳动精神从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深深镌刻在潍坊工人骨子里的血脉传承。
此次发布的《图说百年潍坊工运》,是潍坊工运史上首部全面系统梳理百年历程的图文专著。全书共设4编13章,收录12万余字珍贵史料与1347幅历史图片。翻开书籍,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觉醒与抗争”,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奋斗与奉献”,再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创新与突破”,最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担当与作为”,四个历史时期的工运故事层层递进、脉络清晰,让读者得以系统触摸潍坊工运的历史温度,深刻感受工人阶级的精神力量。
如果说《图说百年潍坊工运》是一部“可捧于手的工运史诗”,那么同步开展的“百年工运更好潍坊”图片展,便是一座“可步入其中的时光长廊”。800平方米的展厅内,近670幅珍贵图片、100余件历史实物,将百年工运的峥嵘岁月缓缓铺陈、娓娓道来,让沉睡的历史真正“活”了过来,触手可及。
近日,记者走进展厅,只见“中国红、工业灰、产业蓝、丰收黄”四种色彩交织碰撞,将潍坊工运百年的壮阔图景,绘就得鲜活而富有张力。漫步展厅,序章、星火燎原、建设先锋、改革弄潮、创新领航五大篇章,沿清晰的时间轴徐徐展开,宛如一部立体的工运百年史。
除主线展区外,三个专题展厅更是整场展览的“高光亮点”。“三个精神”展厅里,潍坊历代劳模的照片组成一面璀璨的“星光墙”,旁边的事迹文字,无声诉说着他们不平凡的奋斗历程;“产改”展厅中,一组组清晰的图表,直观呈现出潍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改革成果,从技能培训到权益保障,各项成效一目了然、数据翔实;“工会组织沿革”展厅内,清晰标注出潍坊工会的发展轨迹,让人直观感受到“娘家人”一路的成长与担当。整场展览以全景式视角,生动展现了潍坊工人阶级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民族解放、社会进步与城市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构筑起一道亮眼的“精神长廊”。

新书背后的匠心:精雕细琢,为百年工运“画像立传”
“我们从一开始就明确了目标,不做一本‘冷冰冰’的史料集,要让读者能‘读进去、受感动、有收获’,真正触摸到历史的温度与质感。”潍坊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实现这一目标,市总工会高度重视,专门组建了一支“王牌团队”,由工会领导牵头,联合资深报社记者、经验丰富的编辑、专业作家共同组成编撰专班,开启了为期半年的攻坚历程。
据介绍,专班成立后,几乎每周都会召开专题研讨会。围绕“以史为基、以图为证、以文为魂”的编写原则,“脉络清晰、重点突出、生动鲜活”的主题结构,以及“图文互证、雅俗共赏”的呈现形式,团队成员各抒己见、反复推敲、字斟句酌,最终精准锚定了编撰方向。
“多年的采写编辑经验告诉我,编撰《图说百年潍坊工运》,既是一场海量阅读、边学边干的修行,也是一次磨练耐性的考验。我们必须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凝心聚力、全力以赴,通过点滴打磨去‘补白’百年历史,才能完成这部巨著。”《图说百年潍坊工运》执行主编之一尹莉莉坦言,真实是史书的生命,每一个细节都必须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百年工运史时间跨度大、历史事件庞杂,为此,编撰团队始终将“真实、完整、权威”奉为核心准则。面对早年手写史料易出纰漏的问题,团队沉下心来逐字逐句核对,从不同来源的材料中反复求证史实真伪,有时为了一句话的准确性,要耗费两三个小时甚至更久;为了补白一段缺失的历史,大家四处奔走、点滴收集史料,仔细甄别每一个细节、反复打磨文稿,尽全力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
编撰过程中,动人的故事也在不断上演。编辑初稿时,有人因母亲突发疾病住院,白天坚守岗位推进工作,晚上奔赴医院陪护病床;有人顾不上家中年幼的孩子,深夜仍在办公室加班加点,查阅资料、核对史实;突如其来的流感让专班成员纷纷“中招”,办公室里咳嗽声此起彼伏,却没有一个人停下手中的工作;2025年春节假期,大家都带着未完成的任务和厚厚的资料回家,在团圆之余继续攻坚;第二次、第三次通稿阶段,团队更是从早上8点半一直忙碌到晚上11点多,兢兢业业、百倍其功,最终圆满完成了这个在当时看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精神为炬照前路:续写“更好潍坊”的劳动者篇章
“百年工运更好潍坊”图片展虽已开展多日,热度却丝毫未减,前来观展的市民依旧络绎不绝。展厅内,有人在泛黄的老照片、承载记忆的旧实物前久久驻足,静静凝视,不时举起手机定格下触动人心的瞬间;有人三五成群、围站一处,热烈讨论着照片背后的历史往事,分享着各自的观展感悟与深刻思考……一幅流动的“工运画卷”前,百年工运精神正跨越时空,在这片热土上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我特地从昌乐赶来看这个展,作为一名退休的产业工人,看到这些场景,心里格外亲切。”退休职工张先生对记者说。
“看到这么多前辈建功立业的故事,我心里也充满了干劲,以后一定要像他们学习,在岗位上努力创新、发光发热。”青年职工徐辉,由衷发出这样的赞叹。
“图文是载体,精神才是内核。”潍坊市总工会工作人员表示,无论是收录1347幅图片的“影像史卷”,还是展出670张图片、100余件实物的“精神长廊”,其意义不仅在于留存历史、记录过往,更在于搭建一个“传精神、聚力量”的平台,让老一辈的奋斗故事,激励新一代劳动者砥砺前行,让百年工运的精神火种,照亮“更好潍坊”的奋进征程。
图文为媒,承载百年记忆;精神为炬,照亮奋进征程。《图说百年潍坊工运》的发布与“百年工运更好潍坊”图片展的开展,不仅为潍坊工运历史留存下珍贵的“档案库”,更搭建起传承精神、凝聚力量的重要平台。未来,这些承载着奋斗与奉献的图文故事,将持续激励潍坊广大职工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续写工运事业的崭新篇章,书写劳动者的时代荣光。
新派融媒体记者:于菲/文 肖雪/图
编辑:冯媛媛 祝超 李爱花
一审:慈兆庆 二审:刘鹏 三审:王志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