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讯 10月26日下午2点,在潍坊青州市邵庄镇神旺村贾华强的玉米田里,3台履带式收获机正在繁忙作业,割穗、脱粒、装车等一气呵成。随着最后一车玉米装进采购商的货车,该市总面积25.56万亩的秋粮收获工作也全面告捷。

在邵庄镇的农田里,农户正在收割玉米。
10月份以来,青州市遭遇持续阴雨天气,秋粮收获晾晒受阻、冬小麦播种延迟。面对不利气象条件,青州市迅速行动起来,召集相关单位及种粮大户、桃产业种植户代表以及收储企业、保险公司等成立秋收工作专班,研究当前情况、部署重点任务,建立“政府统筹+合作社联动+企业参与+党员帮扶”协同机制,通过全链条服务确保秋粮应收尽收,全力护航秋粮生产。
“我们对9个镇街70家50亩以上种粮大户落实包靠制度,及时了解秋粮收储进度,协调解决存在问题。开通‘三秋’应急服务热线,协调玉米收获机400余台,跨区作业的履带收获机30余台,构建起应急抢收核心力量,为需要农机具的农户提供帮助。”青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郑栋鹏介绍说。
在益都街道、何官镇、王母宫发展区等粮食主产乡镇,政府出动抽水泵、挖掘机等排水机械56台(套),并协调市消防救援大队调集排水设备,加快农田积水的抢排,疏通沟渠和河道34公里,全力降低农田积水造成的不利影响。
针对阴雨天气带来的生产技术问题,该市组织农业专家和农技人员成立“三秋”服务专班,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生产技术指导900余人次,分类指导农户抢抓停雨间隙抢收抢种。下发《青州市2025年主要粮食作物“三秋”生产技术指导意见》《阴雨天气玉米果穗防霉变指导意见》《在田玉米科学处置工作提示》等生产技术指导意见,发动群众组织抢收、科学管理,通过装铁丝笼晾晒等办法加快玉米烘干。对玉米倒伏、小麦播种延迟等问题,通过“科普大集+田间课堂”形式,推广抗湿播种、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益都供销社为玉米种植户提供代烘干服务。
为解决湿粮储存难题,青州市2个烘干点的4台套烘干设备全天候满负荷运转,日烘干能力达220吨。益都供销社启用“代烘干、代储存、代销售”一体化服务,通过提前检修设备、增配应急电源,实现24小时连续作业。“我们供销社拥有5台四驱玉米收获机,紧急调运履带收获机3台,并联合粮食购销企业收购湿玉米,为农户提供收割、运输、烘干、销售一条龙服务。”益都供销社社会化服务中心主任孙光振说。
“今年供销社带来两台机器联合作业,真是帮了我们大忙了。”益都街道东三教村种植户徐艳说,她种植的15亩玉米一个小时就完成抢收,并且湿粮得到及时收购。
各相关单位也联动起来,青州市工信局协调小袁工业园、红校园区、京青农业等企业闲置厂房、车间等场所作为玉米临时晾晒点,共计13.04万平方米;益都街道积极整合各类公共资源,设立一批“爱心便民晒场”,为广大农户开辟安全、宽敞的晾晒空间;发改局、畜牧业发展中心动员粮食收储企业、饲料企业收购本市玉米1491.504吨,帮助拓宽销售渠道……
“当时阴雨连绵,地上到处都是湿的,幸亏工业园为我们提供了这个地方,让我们这1万多斤玉米有地方晾晒,没有造成损失。”东夏镇小袁村村民李丽花说。

青州秋粮抢收现场。
对于受灾农田,青州市财政局、农业农村局多种措施筹措资金,组织中华联合等5家保险公司开展玉米受灾查勘理赔,涉及428个村、3796户共计32136.57亩报案面积,已全部查勘完成,定损面积12937.76亩。各承保机构均开通“绿色理赔通道”,5家承保机构共计支付理赔款2402347.41元,理赔支付完成率100%。争取上级救灾资金81.34万元,已全部拨付到位。
伴随着抢收结束,连日来,青州市迅速将工作重心转向秋整地及后续生产保障,宜播地块已开始人工播种,随着墒情改进,大面积机播也将展开。目前,该市秋整地面积已达4.6万亩,完成总面积的22.37%以上。
新派融媒体记者:窦浩智/文图
通讯员:史海莹
编辑:刘小丽 祝超 李爱花
一审:慈兆庆 二审:刘鹏 三审:王志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