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讯 从年轻时与水上运动结缘,到以教练员的身份见证了潍坊体育的辉煌,他深耕一线二十余载,培养出众多优秀运动员,屡次站上国内外赛场——他是运动员背后的力量,更是体育精神的传递者,他就是潍坊市体育运动学校皮划艇队教练汪振吉。

汪振吉向水上的队员喊话指导。
10月23日,霜降节气里的滨海白浪河边略有寒意,北风吹过的水面上,市体校皮划艇队的队员们正挥汗如雨,用一次次划桨劈开河面的宁静,开启紧张的训练时光。“冬训不仅是提升运动员专项能力的关键阶段,更是解决队伍在比赛中暴露问题的重要契机,队员们以此为契机强体能、补短板,为省运会备战打下扎实基础。”汪振吉说。
潍坊市体育运动学校皮划艇队成立于2002年末,目前有汪振吉、张滨、刘芹3名教练员,在训运动员56名,其中男运动员38名,女运动员18名,备战26届省运会的运动员有34人。距离第26届省运会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皮划艇队的备战也到了最关键的时期,刚刚过去的2025年夏训,白浪河上的太阳晒得人皮肤发烫,汪振吉等三位教练和队员们的皮肤都晒得黝黑,“我们和队员们的胳膊甚至被晒伤了,一碰就疼,但没人喊过累。”汪振吉说,全队每天上午下水训练,队员要完成五轮1800米的划行,每一轮都要保持最快速度、最标准动作,教练员要驾驶着快艇跟在队员旁边,眼睛盯着每一个人——谁的拉桨角度偏了,谁的身体重心不稳,谁的节奏慢了,都得及时指出来,不能让他们带着错误动作练。

队员们正在水上训练。
2025年冬训,是备战第26届省运会的最后一个冬训。为了尽快给队伍补强短板,巩固优势,汪振吉和教练组早早准备了冬训计划。“最近天气情况多变,既有大风又有降雨,但队员们丝毫没有松懈,训练时个个挥汗如雨、精神饱满,就像激励我们运动员的口号‘战风雨、战省运、创佳绩’!充分展示了潍坊皮划艇动员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目前,我们利用水上、陆地、体能等多种方式在备战训练中相互搭配、相互结合,利用最后的冬训,争取使运动员在明年省运会赛场上的比赛竞技状态达到最佳,力争在省运会赛场上完成预定目标任务。”
如果把潍坊体育比喻成一座金字塔,那么基层教练的工作就是这座金字塔最坚实的地基。而对皮划艇事业的热爱,也早已融入汪振吉的家庭——汪振吉曾在1995年拿下全国冠军、亚洲第二,35岁才步入婚姻殿堂;妻子刘芹曾是田径运动员,如今在队里担任体能教练;因无暇照顾孩子,女儿从小跟着他们在学校长大,耳濡目染下也成为了皮划艇运动员,2025年还拿下了省锦标赛冠军。“我们在潍坊市里有房子,但一年住不了一个月,为了训练,一家三口平时都住在学校。”刘芹的话语道出了一家人对这份事业的投入。


队员们在训练。
无论是作为一名高水平的运动员,还是潍坊皮划艇队总教练,二十多年来,汪振吉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用心做好本职工作,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体育人才。汪振吉作为潍坊市体育运动学校皮划艇项目高级教练,自2002年执教以来,已培养出200余位国内外赛事金牌得主,其中包括张冬、刘海萍等多名国际级运动健将。张冬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男子1000米单人皮艇项目中取得第六名,先后获得世界杯冠军一次,亚运会冠军三次,全运会冠军四次,全国冠军四十余次;女弟子刘海萍先后夺得世界杯冠军二次,亚运会冠军一次,全运会冠军二次,全国冠军十次。因突出的工作表现,汪振吉在2017年和2023年两次获得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全国体育事业突出贡献奖(个人)”。“每次想起张冬站在领奖台上的样子,我都觉得浑身是劲。”汪振吉说。

汪振吉在指导队员训练。
“我常跟队员说,没有从天而降的成功,也没有天生强大的运动员。张冬当年训练时每天比别人多练两轮,手上的茧子比同龄队员厚一倍;现在队里的小队员也一样,13岁的姚文博,手上的伤就没断过,却从来没跟我提过想休息。”汪振吉告诉记者,他当教练这么多年,一直记着一句话:教练是队员的“掌舵人”,要帮队员把好方向,更要帮他们把短板补起来、把体能提上去,让他们能顺着白浪河,划向全国赛场、国际赛场。
皮划艇队训练场边,汪振吉迎着暖阳,悄然许下一个小小的梦想,这个梦想笑着肆意疯长,蔓延出一条崭新的路。他是一个热爱体育、热爱运动的人,向着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不断地充实自我,打造自我;他也是一位享受平凡、扎根体育的人,为了热爱的体育事业甘为人梯,无私奉献。
春华秋实,硕果累累。二十余载,汪振吉用皮划艇划出了不一样的人生。一直尽心尽力为潍坊的体育事业而努力,始终在基层体育里坚守的他,希望能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潍坊、为中国的体育事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新派融媒体记者:付东升/文 李淑蒙/图
编辑:王首荣 祝超 韩镇
一审:慈兆庆 二审:刘鹏 三审:王志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