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潍坊资讯
潍坊昌邑:突显“五老”志愿担当 提升红色教育质效
2025-10-23 10:39:38 编辑:冯媛媛

  新派讯 潍坊昌邑是革命老区,红色历史资源丰富,仅革命旧址和纪念地就有46处,其中19处被列入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为充分利用昌邑市优势红色资源,做好做强青少年红色教育工作,近年来,昌邑市关工委以实施“红色基因”赓续工程为抓手,充分挖掘当地革命老区丰富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依托“红色基因传承志愿者”队伍,从建立红色载体、讲好红色故事、开展红色活动入手,多方位、立体化地开掘传承红色文化,实现了红色文化“动人心、入民心”,生动展示了昌邑市“五老”志愿者时代风采,积极发挥以史育人、关心下一代的作用。

  突出政治引领,整合红色资源。昌邑市“五老”志愿者根据自身所处,每月组织开展内容丰富、主题鲜明的党日活动。组织开展“挥笔泼墨颂党恩”“剪纸寄初心”“红色楹联下乡”等特色活动,实现红色文化和传统文化的传承、融通和发展,取得“1+1”大于2的活动效应。深挖“口述历史”,分类留存革命史料。组织“五老”志愿者组成13支小分队,队员们面对面聆听建国前老党员、老革命军人回忆党的光荣历史,记录他们奋斗的闪光足迹。成立党史记忆编纂小组,将征集到的碎片式“口述历史”资料逐一核实、完善,分类整理编印了《红色记忆》《潍水故事会》等12部红色书籍,拍摄了《行军日记》《发射将军李福泽》《渤海英魂》等8部红色影片,以及正在编纂的《“渤海走廊”史料荟萃》《听老革命口述历史》《血沃“渤海走廊”》等系列红色文艺作品,将“口述历史”转化成铅字、影像,作为党员干部党性教育教材和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教材。

 “五老”志愿者王文浩走进社区开展红色宣讲。

  办好教育活动,传承红色基因。“五老”志愿者充分利用全市各类党性教育基地,村史馆、纪念馆等红色基因教育基地。针对不同年龄群体,以及身份、职业差异,量身定制讲解方案,让青少年了解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从小培养向革命先烈学习的志向。积极组建“霞满昌城”党史宣讲团,组织“五老”志愿者特别是老革命走进中小学校园,举办革命传统报告会,讲述亲身经历的红色故事,以真人真事传承好红色基因、触动孩子心灵。坚持以老带新,组织老年大学学员深入原单位讲党史、自发到渤海走廊党性教育基地各展馆担任义务讲解员。先后组建了红色宣讲队,深入学校、机关、农村、企业,举办“渤海走廊·红色课堂”,开展主题教育,组织观看红色教育片。

  开展志愿服务,贡献银龄担当。坚持把红色文化教育成果转化为做贡献展作为的具体实效。持续开展“学党史 办实事”志愿服务活动,发动老年大学学员结合自身优势和社区需要,积极参与法治宣传、文化传承、社区治理、乡村振兴、村庄清洁等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协助社区做好群众工作,辐射带动更多社会老年群体感党恩。发挥老年大学“五老”志愿者团队优势。进行宣传教育,引导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老年大学广播传媒班的17名党员学员,积极参与广电家园社区治理,在卫生清洁、矛盾调解、照顾孤寡老人、处置突发情况等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组织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主题教育活动和青少年党史国史教育等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活动,将红色基因注入昌城大地,让红色的种子植根于青少年心中。

新派融媒体记者:刘晓杰/文图

通讯员:谭健 庞永健

编辑:冯媛媛 祝超 李爱花

一审:慈兆庆 二审:刘鹏 三审:王志刚


新派新闻
新闻热线:2998776
版权所有 © 潍坊市融媒体中心
鲁ICP备09021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