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潍坊资讯
秦立巍分享音乐家成长之路:练琴效率比时长更重要,热爱与视野是成功之钥
2025-10-20 16:37:52 编辑:冯媛媛

  新派讯 10月17日,“大提琴的世纪杰作:秦立巍大提琴独奏音乐会”在潍坊大剧院上演,国际知名大提琴演奏家秦立巍用精彩的演绎给潍坊乐迷带来一场难忘的音乐盛宴。

  音乐会后,一场别开生面的“云上会客厅·大师访谈”在潍坊市文化艺术中心东景观塔闻山咖啡举行。爱乐天使的张文慧校长对秦立巍大师进行了专访,秦立巍大师与现场观众,特别是爱乐天使的年轻音乐学子们,进行了一场深度对谈,分享了他作为职业音乐家的成长历程、艺术教育心得以及对音乐与文化的独到见解。

效率至上,方法重于时长

  分享会上,秦立巍首先颠覆了“练琴时间越长越好”的普遍认知。他坦言,自己青少年时期在澳洲求学时,每天练琴仅一个半小时,关键在于“开琴盒的时候都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他强调,练琴的核心是效率,而非单纯堆砌时间。

  “成功的定义很广,但要非常有效率地去做这件事。”秦立巍分享了他的方法:学习新曲目时,不应从头拉到尾,而应采用“蜜月期”后的精细化练习。他举例说,著名大提琴家马友友的父亲在其著作中提到,马友友曾以“一天一小时,只练一小节”的方法,用一个多月时间高质量地掌握了一首作品。“这比那些拉了三个月却一塌糊涂的方法要有效得多。”他解释道,慢练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每一次运指、每一次发音都是正确的,从而形成正确的肌肉记忆,“让每一次练习都走在正确的方向上”。

热爱音乐本身,拓宽审美视野

  在被问及青少年时期的成长经历时,秦立巍指出,让孩子“爱练琴”和“爱音乐”是两回事。对于年幼的学习者,不必强求他们必须热爱枯燥的练习过程,但一定要培养他们对音乐本身的热爱。他鼓励学生和家长多听音乐会,认为这比多上一两节课的价值更大。“这就像学做牛排,如果你从未去世界顶级的牛排馆品尝过,你怎么知道什么是最好的味道?”他建议年轻学子们广泛聆听,提升综合审美,这是成为杰出音乐家的关键素养。

人生是马拉松,音乐滋养人生

  对于“成功”的定义和未来的期望,秦立巍展现出音乐家对自我的深刻洞察。他坦言,即便在今天,他仍在学习如何与演出前的紧张和焦虑共处。“紧张源于你对这场音乐会的期待和投入。”他追求的是在艺术道路上“少一点紧张,多一点享受”。

  面对当下国内音乐教育“内卷”的环境,他劝慰家长和学生们要将眼光放长远。学习音乐的价值远不止于成为职业音乐家,它更能为人生带来无尽的享受和丰富的内涵。

用世界语言,传播中国文化

  作为一名享誉国际的中国音乐家,秦立巍也谈到了自己的文化使命感。他认为,在推广中国音乐作品时,最重要的是“用全世界公认的游戏规则去玩”,同时在其中注入中国文化的独特精神。他本人也身体力行,积极参与中国新作品的创作与推广,为音乐事业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整场分享会气氛热烈,金句频出。秦立巍以其真诚、幽默与富有哲思的分享,为在场的音乐爱好者与学子们带来了一堂超越技术的“艺术人生课”。

新派融媒体记者:隋炜凤/文图

编辑:冯媛媛 祝超 李爱花

一审:慈兆庆 二审:刘鹏 三审:王志刚


新派新闻
新闻热线:2998776
版权所有 © 潍坊市融媒体中心
鲁ICP备09021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