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潍坊资讯
潍坊峡山区岞山街道:抗雨抢收“加速度” 实干守护“粮袋子”
2025-10-15 16:15:43 编辑:刘小丽

  新派讯 金秋十月,正是“三秋”生产的关键窗口期。然而近期降雨导致土壤湿度偏大,不仅限制机械作业,还给粮食晾晒、存储带来难题。面对这一挑战,潍坊峡山区岞山街道以“抢”字为核心、“干” 字为准则,迅速统筹调度资源、精准制定应对策略,用实打实的行动为群众筑牢“粮袋子”安全防线。

  村民在进行田间抢收。

抢收先摸底,靶向破难题

  要打赢秋收攻坚战,精准掌握情况是前提。岞山街道第一时间启动“干部下沉”机制,组织全体包村干部深入各村田间地头,细致核查土壤墒情、农机保有量、作物成熟度等关键信息。同时,对粮食晾晒场所、收购点、劳务队等资源逐一摸排登记,确保每一项工作都有人负责、每一个问题都能落地解决。

  针对不同农户的需求,岞山街道进一步细化服务:为种地大户、散户建立“需求台账”,通过“一对一”包靠的方式,精准对接收割、晾晒需求;重点关注留守老人、困难农户等特殊群体,主动上门提供帮扶,不让一户农户因特殊情况误了秋收。此外,街道还积极挖掘闲置资源,盘活5处闲置厂房、67处晒粮道路及大院,为粮食晾晒储备了充足空间。

  机械正在抢收玉米。

雨天不等人,多策保归仓

  “雨天不等人,玉米熟了就得抢!”这是岞山街道干部群众共同的信念。为破解机械作业难题,岞山街道双管齐下,一方面指导农户对轮式玉米收割机进行改造升级,通过加装大前轮、履带等方式,提升农机在湿滑土壤中的作业能力;另一方面积极协调外部收割机资源,有效缓解辖区内农机供需缺口,确保收割效率不打折。

  抢收下来的玉米被送到烘干厂。

  在粮食存储环节,岞山街道同样下足功夫:动员10个收粮大户腾仓扩容,增加玉米收储量,缓解临时存储压力;辖区内的南夏湾合作社烘干塔全天24小时不停运转,日烘干玉米可达120吨,让湿粮快速变干粮,切实保障“颗粒归仓”。同时,各村通过大喇叭循环播报、微信群实时推送等方式,及时分享农机调度信息、晾晒场地位置,并手把手指导群众搭建室外搭架储粮设施,最大限度减少粮食损失。

  对玉米进行烘干处理,确保粮食颗粒归仓。

多方齐发力,先锋作表率

  秋收战场上,岞山街道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将“统筹职责”扛在肩上:实时协调农机资源,动态跟踪土壤墒情与采收需求,及时发布秋收政策、天气预警等信息,为整个抢收工作提供“指挥中枢”支撑。

  各支专业队伍各司其职、精准破局:农经服务队凭借专业优势,针对降雨易导致粮食霉变、存储难等痛点,为农户开展分类指导,从通风、防潮等细节入手,降低降雨对粮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党员队伍主动亮明身份、冲锋在前,带头疏通田间排水沟、开挖沥水沟,重点帮扶困难群体抢收,用实际行动激活全员抢收的行动力,形成“党员带头、群众跟上”的良好氛围;强村富民先锋连则发挥退役军人的担当,常态化开展大田巡查和农田道路整修,实时掌握作物成熟度、田间道路通行状况,第一时间反馈问题,为街道调整抢收策略提供精准依据。

  当前,岞山街道正持续推进抢收攻坚工作,同时继续优化措施、补齐短板,全力守护农民的“粮袋子”。

新派融媒体记者:王莹/文图

通讯员:张静怡

编辑:刘小丽 祝超 李爱花

一审:慈兆庆 二审:刘鹏 三审:王志刚

新派新闻
新闻热线:2998776
版权所有 © 潍坊市融媒体中心
鲁ICP备09021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