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讯 金秋时节,漫步在大汶河畔,空气中弥漫着馥郁的果香。放眼望去,西梅、黄金梨、软枣猕猴桃缀满枝头,采摘、分拣、运输的身影穿梭其间,勾勒出一幅产业兴旺的动人画卷。潍坊安丘市大汶河旅游发展中心以产业融合为笔,以生态农业为墨,大力推动农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书写出从“一产”传统种植到“二产”精深加工大健康产业和“三产”都市休闲农业转型新篇,走出一条高效生态、融合创新的乡村振兴之路。
“梅好时光”西梅种植基地。
丰收场景:汶河硕果飘香,订单源源不断销路广
清晨的阳光洒向西梅园,果园管理员刘涛站在田埂上,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今年是我们种植西梅的第三年,虽然还处于初挂果期,但亩产已经达到3000多斤,预计明年能突破5000斤。”他随手摘下一颗西梅,“这果子,个头大、颜色深,甜度高,口感细腻,是我们从加州引进的优质品种。”果园里,工人们正小心翼翼地将果实采摘入篮,随后运往分拣车间。经过专业清洗和精细筛选,精品果通过订单式销售直发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其余则用于开发深加工产品,进一步提升附加值。
梨园丰收引来青岛客户。
不远处的西许戈村梨园也迎来了丰收时节。这里梨树种植历史悠久,规模庞大、品种丰富,村子以“千亩黄金梨基地”推动规模化种植,通过统一生产计划、产品认证、农资供应、技术标准、指导服务及加工销售的“六统一”模式,不仅让村民种植销售更省心放心,也保证了梨果品质。近日,青岛利客来集团与西许戈村达成大宗黄金梨采购合作订单,有效解决了梨的销路问题,带动了村庄集体经济增收。西许戈村还积极延伸黄金梨产业链,与金融街社区工坊“甜沫烘焙”合作加工制作梨膏、梨糖等一系列衍生产品,既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也进一步拓宽了村民致富路径。
产业延伸:初级到深加工,加速迈向大健康产业
“梅好时光”西梅种植基地在持续提升鲜果品质的同时,积极延伸产业链条,发力高附加值深加工产品。负责人杜经理介绍,去年农场成功推出西梅酒6万瓶,市场反响热烈,今年预计产量将提升至20万瓶。未来还计划研发西梅饼干、西梅干、西梅汁、西梅果粉等一系列健康食品,进一步拓展大健康市场。“西梅富含花青素和膳食纤维,营养价值和健康功效突出,非常契合现代消费需求。”杜经理表示,“我们希望通过深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并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增收。”
大汶河蜂之味家庭农场也以健康产业为核心,投资3600万元致力于打造蜜蜂特色产业综合体,强化大健康产业布局。农场引进意大利蜂、中华蜜蜂等优良蜂种,配备蜂箱约10000个,预计年产蜂蜜2万公斤,并推出蜂胶胶囊、蜂妆护肤品、槐花蜜等系列健康产品;围绕“都市休闲农业”,积极发展林下网红经济和乡村旅游,计划融合养蜂场景开展研学教育、蜂疗体验等项目,打造集蜜蜂养殖、蜂产品加工、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特色园区,推动从传统养殖向“健康+旅游”多元业态协同发展。
泥巴园软枣猕猴桃采摘。
融合创新:推动农业转型,打造休闲农业“新高地”
大汶河旅游发展中心紧紧围绕“一镇一产业”谋篇布局,推动传统农业向“高效生态、融合创新”的休闲农业转型,形成了以西许戈千亩生态梨园为核心,辐射“梅好时光”西梅、太空农庄葡萄、西柳杭猕猴桃、盛世春色樱桃、万润果蔬大樱桃、河洼草莓、东许戈黄桃等多个种植基地的林果采摘区。依托“四季采摘路线”,游客可欣赏桃花、樱桃花、梨花、紫薇花等“花漾时光”,体验丰富的农业休闲活动。
何家屯村“四旁”种植中草药。
何家屯村立足“青云药乡”发展目标,今年新流转土地170余亩,新栽植佛甲草、桔梗、麦冬等中草药,建成“本草园”中草药广场。新清理村内空场7处栽植中草药,发展“四旁经济”,着力打造中草药特色村,实现了村庄环境美化和经济效益提升。
“下步,何家屯将利用村内空闲场所,开设中医药膳食馆等配套设施,全力推进汶鑫中草药项目,扎实推进中草药产业发展,建成特色休闲健康村。”社区党委书记杨军伟介绍。
大力发展休闲文旅产业,中心通过打造“荷塘月色”夜间赏灯景观、建设沉浸式露营基地并提供烧烤、铁锅炖等餐饮服务,创造了吸引人流的文旅新名片和消费新场景,拉动了周边农家乐、民宿等经营主体的收益,使乡村旅游从单一的观光向“沉浸式体验+夜间经济”的综合模式升级。
“梅好时光”西梅种植、西许戈梨产业、软枣猕猴桃采摘、悠鹿青禾农场等,大汶河旅游发展中心通过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不仅实现了从传统生产向多元经营的转型升级,更成为安丘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一张亮丽名片,展现出高效生态农业与乡村产业振兴深度融合的蓬勃活力。
新派融媒体记者:王玉芳/文图
通讯员:李群 赵秀丽
编辑:冯媛媛 祝超 李爱花
一审:慈兆庆 二审:刘鹏 三审:王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