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讯 在乡村振兴的壮阔画卷中,村党组织书记是执笔人,更是践行者。他们扎根乡土、肩扛责任,以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诠释担当。是什么样的底气支撑着他们在风雨中挺直脊梁、在挑战前勇毅前行?这份沉甸甸的底气,又源自何处?潍坊市寒亭区固堤街道的村党组织书记们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唯有将根须深扎于民心沃土,才能汲取最磅礴的力量。多年来,他们以初心为墨,在广袤田野间奋力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动人篇章——他们最坚实的靠山,正是那生生不息的民心所向。
东南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牟庆元。
为民服务的初心,是底气的“根”
清晨的薄雾中,东南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牟庆元已经踩着雨水走遍了半个村子。他弯下腰,仔细检查每一处排水沟,手指划过砖缝,确认没有堵塞才放心。这位70岁的老书记,仍保持着45年前刚上任时养成的习惯——每天清晨巡村,风雨无阻。“年纪大了,腿脚慢了,但村民的事,一刻也耽误不得。”他的声音沙哑却坚定,像一块被岁月磨亮的石头,沉默地托起整个村庄的重量。
牟庆元的“办公室”,是村委会一间16平方米的小屋。一张掉漆的木床、一台老式扩音机、一张写字台、一摞泛黄的笔记本,就是他全部的家当。自2018年起,他就住在这里,一年365天,至少有300天守着这间屋子,“怕村民有事找不到人。”翻开他的笔记本,扉页上工整地写着:“心无百姓莫为官,全心全意为村民。”里面的每一页,都密密麻麻记录着村民的诉求——“老张家屋顶漏雨,得修!”“汛期来了,村头的排水泵要准备好”……笔记本的边角已经磨得发毛,可那些字迹依然清晰,就像他45年如一日的承诺,从未褪色。
流河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朱会来。
“老黄牛”以身作则,新书记同样“不含糊”。在流河三村,刚刚上任两年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朱会来每日穿梭在村里的大街小巷、田间地头,走访群众倾听民意、走街串巷排查隐患。夏收时节,当得知村内一些家庭因缺乏劳动力而面临夏收难题时,他毫不犹豫,立即协调资源,自费为这些家庭调配收割机,助力他们顺利完成夏收。同时,他还牵头组织了一支由党员干部和热心群众组成的志愿服务队,协调开放村委大院、文化广场等公共区域,挖掘晾晒空间,为村民们抢收、晾晒小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确保粮食即收即晒、丰产丰收、颗粒归仓。
初心不是挂在嘴上的口号,而是刻进生命的年轮。牟庆元用一辈子证明:只要根系扎得深,再贫瘠的土地也能长出希望;而朱会来则接过前辈手中为民服务的火把,用辛勤付出编织着村民生活的“幸福网”。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牟庆元、朱会来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真正的底气不是来自权力和地位,而是来自百姓发自内心的信任与拥护。这种以民心为根基的底气,经得起任何风雨的考验。
潘家庵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潘金章(右一)。
吃苦耐劳的恒心,是底气的“基”
“多亏了我们书记事无巨细的跟进,我们村的‘户户通’公路、旱厕改造以及天然气入户,质量‘杠杠的’。”走进潘家庵村,街道整齐宽敞,村民的感慨更是道出了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潘金章的辛苦。2021年,潘家庵村的“户户通”工程开工那天,施工队刚进村就被潘金章拉去开起了技术交底会。“砂石比例必须按标准来,水泥厚度少一公分都不行!”他蹲在地上,用卷尺一寸寸量,眼神锐利得像刀子;天然气入户时,哪怕发现一处瑕疵,他都会拍照留证,然后盯着施工方整改……
蔡家栏子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瑞敏(中)。
走进蔡家栏子村,一幅和谐安定、美丽乡村的画卷便在眼前徐徐展开,平整的道路、洁净的巷子、成排的楼房、完善的文化广场,无不让人舒心安逸。地处潍北“荒地”的蔡家栏子村如今能焕发出这番文明新气象,同样离不开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瑞敏多年来的辛勤付出。2018年1月,刚刚上任的张瑞敏,正赶上村中安置房二期建设施工,房屋质量、配套设施建设等样样牵动着他的心。“道路硬化、路灯安装、自来水改造、天然气入户……工作千头万绪,说实话,当时觉得特别累。”张瑞敏说,可既然选择了要当村里的大管家,就不能怕苦叫累。于是,他开始穿梭于村里的各个施工现场,针线多那就一根根地捋,工作多那就一项项地干,用自己的辛勤付出,换回了村居环境的“蝶变”,赢得了村民们的交口称赞。
无论是潘金章“较真”监督工程质量的习惯,还是张瑞敏“工作千头万绪也要一项项干”的坚持,都展现了一种扎根泥土的韧劲。这种底气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他们的底气,来自于无数个日夜的坚守,来自于将村民利益放在首位的担当。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正是这种不怕吃苦、持之以恒的精神,让村党组织书记们能够带领群众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
北于家码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于建国。
动真碰硬的决心,是底气的“骨”
“村里的‘老大难’问题解决了,今年的汛期,我这心里可算踏实了。”日前,70岁的北于家码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于建国望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长舒了一口气。北于家码头村的排水难题,困扰了村民十几年,承包户建的拦河坝堵住了泄洪道,每逢汛期,村里就会内涝,心念百姓的于建国下定决心:“今年必须拆!”为此,他多次上门做工作。在了解到对方依靠拦水坝出行时,于建国第一时间带人在坝旁修了条便道。“专门给你们修了条路,让你家出行不受影响,但村里的积水必须得排出去。”在于建国的坚持和劝说下,对方也终于松了口。拆除那天,于建国站在坝上亲自指挥两台挖掘机施工,汗水混着雨水往下淌,直到工程顺利结束。
东常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孙明源(左)。
同样苦口婆心的还有东常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孙明源。前几年村里搭建车棚成风,严重影响村容村貌不说,群众的日常出行也受到了不小影响。为根治这一“顽疾”,孙明源在向村民们发出拆除车棚的通知后,便马不停蹄地与村“两委”成员们逐家逐户做工作,摆事实、讲道理,把利害关系讲得一清二楚。三天后,全村车棚清理一空。
在解决一个个“老大难”问题的过程中,于建国“今年必须要解决”的狠劲、孙明源动员村民的苦口婆心,都展现了一种迎难而上的勇气。这种底气不是蛮干,而是智慧与勇气的结合。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阻力,正是这种敢于碰硬、善于攻坚的底气,让村支书们能够带领群众破除陈规陋习,开辟发展新路。
西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维波。
公平公正的公心,是底气的“秤”
2011年,西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维波刚上任,就面临一个关键任务:修路。那时,村道与田间道路泥泞不堪,村民种植的西瓜、萝卜难以外运,严重影响收入。王维波率先捐出5万元,带动村民一起硬化整修道路,不仅打通了瓜果出村的通道,也提升了全村的环境面貌。而这并不是他第一次为村里贡献力量。早在2008年,他就自费为村里安装了46盏路灯,结束了村民夜间出行不便的历史;之后又出资帮助全村通上了自来水,让每家每户喝上放心水。“既然当了这个村干部,就得把大家的事放在心上,不能只想着自己。”王维波这样说,也这样做。
北王家埠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建平。
在北王家埠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建平始终把“公正”视为履职的根本,多年来,他坚持一视同仁,把一碗水端平,也因而赢得了村民们的广泛信任。“为群众办事,就要光明正大、站在街上说。”这句话不仅是他的口头禅,更是他多年如一日的真实写照。西利渔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朱万海,在十六年的任职中始终恪守“三不原则”:不取集体一分一毫、不偏袒任何亲属、不负群众一片信任。而北寨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云海则坚持将每一笔收支都在村务公开栏中详细公示,阳光透明的做法,让村民安心,也更凝聚了人心。
西利渔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朱万海。
在基层治理中,公平公正是最重要的基石,村党组织书记们只有做到公私分明、一视同仁,才能真正获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王维波、张建平、朱万海、张云海用实际行动证明,真正的底气,来自于对原则的坚守,来自于对公平的维护,来自于对每一位村民的尊重。
“领头雁”的雄心,是底气的“翼”
“我的家乡是个农业村,我们希望通过电商打通村里的产业链,记录家乡的美好变化,也记录我们村的幸福味道。”日前,在固堤街道北王家码头村的助农直播间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夏俊磊动情地说。
北王家码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夏俊磊(左一)。
2017年,夏俊磊放弃城市繁华,回到魂牵梦绕的故土,毅然承包千亩盐碱荒地,创办“幸福码头农场”。面对贫瘠,他以豆子有机肥与生物菌为刃,三年坚韧拓荒,终将不毛之地淬炼为有机沃土。他创立的“幸福码头”品牌,固堤西瓜扎根堤岸,瓜茬萝卜接力生长,散养黑猪肉品质醇厚……品牌声名鹊起,北王家码头村由此荣膺“山东省乡土产业名品村”。他带动1200余名乡亲增收,流转土地超8000亩,2021年更领办圆梦农业合作社,复制“幸福码头”模式,如今每亩大棚收益超3.5万元,全村总产值突破3000万元。
北王家码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夏俊磊。
有了优质的产品,夏俊磊并没有满足于传统的销售渠道,他在抖音平台开通的“小夏书记”直播间,成为他助农的新引擎。自2022年10月开播以来,粉丝已达33.9万,单场观看破万人,2025年前五个月销售额突破950万元。村中萝卜西瓜、老人手作、潍坊风物,借由每年300多场的直播,随镜头走向四方。他深信:小小直播间,足以点亮一方乡土,成为乡村振兴的炽热引擎——盐碱地之上,幸福正扬帆远航。
东官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蔡海生。
东官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蔡海生,同样是一位富有魄力、勇于担当的基层带头人。今年年初,他积极带领村集体领办合作社,接手流转土地2000亩,并自筹资金创办农业公司,迈出了集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坚实一步。在他与村集体签订的承诺书中,不仅保证了土地承包款的按时支付,还明确合作社每年将向村集体上交30万元,并将净利润的10%专项用于村民福利和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真切体现了发展为了村民、成果由村民共享的理念。汗水浇灌收获,奋斗迎来硕果。今年夏季,合作社种植的小麦喜获丰收,金黄麦田映照出乡村振兴的新希望;新栽种的玉米同样长势良好,预计收成可观。
领头雁的翅膀,从不怕风雨。因为他们明白:飞得越高,身后的村庄就能望得越远。夏俊磊、蔡海生的底气不是守成,而是进取。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村党组织书记们不仅要解决眼前问题,更要谋划长远发展;不仅要守住传统,更要勇于创新。正是这种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雄心,为乡村振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也让村党组织书记们的底气更加充盈、更加昂扬。
万千民心汇聚成山,撑起前行底气;点滴奉献融入沃土,铸就治理根基。固堤街道的村党组织书记们用各自的方式诠释着“底气”的丰富内涵。他们的底气,不是来自职位赋予的权力,而是藏在清晨第一个亮起的村委会灯光里,藏在暴雨中疏通排水沟的背影里,藏在村民一声声“有事找书记”的信任里……他们的故事,不是孤立的个案,而是千千万万基层干部的缩影。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正是这些扎根基层、默默奉献的“领头雁”们,用他们的底气撑起了农村发展的脊梁,用他们的实干描绘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壮美画卷。
新派融媒体记者:张耀中/文
图片为资料图
编辑:冯媛媛 祝超 李爱花
一审:慈兆庆 二审:刘鹏 三审:王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