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潍坊资讯
潍坊安丘市官庄镇:“一轴两区”绘就全域生态农业新图景
2025-09-09 17:49:18 编辑:刘小丽

  新派讯 “我们采用组培育苗,使大姜成活率提高20%,亩产可达12000斤。这个月刚接下美国新订单,待大姜收获后将出口到美国、日本等国家。”在位于潍坊安丘市官庄镇东部洪沟河沿岸的现代种养循环区,正手持手机远程调看大棚数据的长生源生态农场负责人王宝杰介绍。

  而在官庄西部农文旅融合区的桃海人家生态农场里,负责人杨志荣正采摘新引进的奶油蟠桃。“这品种肉细味甜,一斤卖18元还抢手。就这50亩新品桃园,预计今年收入能破300万元。”杨志荣说。

  今年以来,安丘市官庄镇围绕“一轴两区”谋篇布局,依托姜桃产业持续发力,书写全域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崭新篇章。

  “‘一轴’即以律南路至齐鲁天路为轴线,在沿线重点培育20家生态家庭农场,在高速口处规划1000余亩高端设施农业示范园,打造起一条集观光、示范于一体的生态农业隆起带;‘两区’即串联‘齐鲁桃海’大桃等特色农产品与管宁文化等文旅资源深度融合的‘农文旅融合区’和以长生源农场联动周边肉牛、肉鸡养殖场为主的‘生态种养循环区’。通过一轴两区建设,推动生态农业从单点示范迈向连片发展,实现农产品溢价30%以上。”官庄镇党委副书记黄敬宝介绍。

  长生源农场。


科学布局锚定方向,筑牢产业发展根基

  官庄镇作为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农业资源禀赋深厚。近年业,该镇立足地域特点,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构建“区域分明、循环联动”的发展格局:在西南部丘陵地带重点发展提升大桃产业,打造高端优质大桃产区;在中部平原地区精耕设施果蔬,打造高效生态有机设施农业集聚区;东部洪沟河沿岸,专注发展姜、蒜等特色产业,打造生态农业“全程机械化+社会化服务”示范区;平原区则稳定粮食生产。

  在发展定位上,大桃产业锚定高端路线,建设一批亩均收入超5万元、单斤售价过10元的高值果园;大姜产业瞄准模式输出,构建全周期生态种植体系,完善育苗、农资、技术等社会化服务,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全程机械化+社会化服务”全国标杆模式。

  齐鲁桃海大桃。

多维发力激活链条,产业跑出发展加速度

  为推动产业做精做强,官庄镇从“借智、示范、共富”三个维度发力,全链条激活产业发展引擎。

  在“借智赋能”方面,该镇汇聚顶尖科研力量,为产业发展注入科技动能。大桃领域引进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所王力荣教授,在天路口规划建设300亩新品种示范田和种苗繁育田,选育出适配安丘种植的优质生态品种,实现5月至10月错峰上市,2年内完成品种改良4000亩以上。大姜领域联合潍坊学院、山农大、青农大等高校科研力量,重点突破大姜脱毒育苗、土壤改良等核心技术。同时,促成风筝面粉与江南大学合作建设功能性健康面粉深加工项目,新开发的亚麻籽面条将采用本地生态种植小麦,投产后预计新增产值2亿元。

  生态大姜。

  在示范带动上,官庄镇鼓励农场向规范化、标准化、先进化转型,长生源生态家庭农场建设大姜智慧大棚,通过手机即可完成温湿度调控、水肥灌溉、病虫害预警等操作,1人可管护100亩大姜,生产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超5倍;桃海人家生态农场与全国优秀大桃科研院所合作,引进超百个品种试栽;万芳果蔬农场新建17个“阴阳棚”,阳面种植果蔬、阴面种植食用菌,土地利用率提升近40%,全部建成后年销售收入可达2000万元。

  产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惠及群众。该镇通过产业升级推动农户增收、集体增效。于家洼村建成集交易市场、恒温冷库、农资超市、金融信贷于一体的大桃产业综合服务平台,带动农户年均增收1.2万元、村集体年增收超30万元;别家屯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建设11个冬暖式蔬菜大棚、3个反季智慧樱桃大棚,年增村集体收入100万元、带动农民增收200万元;万芳果蔬的生态西红柿、金一农场与凯诚农场的生态小麦也均以高价打开市场,让农民共享产业发展红利。

  位于官庄镇的潍坊风筝面粉厂区。

强化保障延伸链条,筑牢产业发展支撑

  为确保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官庄镇跳出单一产业思维,从延伸产业链、完善保障机制入手,为产业发展提供全要素支撑。

  在三产融合方面,大桃产业通过“商超合作+文旅开发”拓宽发展路径,与佳乐家、福乐多等商超推行“订单种植、保价收购”,保障农户收益、规避市场风险;整合齐鲁天路文旅资源,打造“春赏桃花、夏摘鲜桃、秋品桃宴、冬购桃礼”四季主题活动,开发桃木雕刻、桃核手串等文创产品,建设10余处大桃采摘园,联动桃花节、孔雀文化节等特色节会,年吸引游客10余万人次。大姜产业则通过联盟建设提升发展效能,成立生态大姜产业联盟,整合技术、生产、市场等关键环节资源,推动技术标准统一、生产规范落实、市场渠道稳定,实现信息共享、资源互通。同时,加快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联合中化MAP团队推广有机种植,探索长生源农场“全程机械化+社会化服务”模式,按照欧盟标准种植生态大姜,通过订单回收供给上海银龙、上海清美等知名企业,实现从田间到出口的全链条品质管控与效益提升。

  在机制保障上,官庄镇建立“党政主要负责人包片区、科级干部包示范园和农场”的组织体系,设立50万元人才保障金,用于引进、培养、奖励农业人才,聘请王力荣、刘树堂等专家教授担任生态农业顾问,开展技术指导;今年以来已组织6批社区书记、种植大户赴外省外市考察学习,对接科研院所吸收先进经验,为全域生态农业发展凝聚共识与力量。

  从“一轴两区”的科学布局,到姜桃产业的蓬勃发展;从科技赋能的智慧升级,到民生共富的温暖实践,官庄镇正以坚实的步伐,推动全域生态农业示范标杆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未来,该镇将继续深化“一轴两区”战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生态农业质量效益,合力打造全域生态农业发展的“官庄样板”。

新派融媒体记者:王玉芳/文图

通讯员:吴婕

编辑:刘小丽 祝超 李爱花

一审:慈兆庆 二审:刘鹏 三审:王志刚

新派新闻
新闻热线:2998776
版权所有 © 潍坊市融媒体中心
鲁ICP备09021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