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讯 近年来,潍坊市奎文区广文街道始终把党建引领作为基层治理的“根”与“魂”,以强基固本、守正创新的实践,破解治理难题、激活治理效能,在“强队伍、优阵地、促创新”的深度融合中,探索出一条党建与治理同频共振、互促共进的特色路径,让基层治理既有“力度”更有“温度”,既见“实效”更聚“民心”。
广文街道举办社区工作半年交流会。
以“队伍赋能”夯实治理根基,把牢基层治理“方向盘”。广文街道始终将队伍建设作为党建引领治理的“先手棋”,通过“选、育、管、用”全链条发力,打造一支懂治理、善服务、能担当的基层铁军。在“选优配强”上锚定高标准。聚焦社区“带头人”队伍建设,打破身份壁垒、拓宽选拔渠道,新选育6名年轻社区党委书记,9名社区党委书记均实现“本科学历+专业社工资质”双达标。在“赋能提升”上构建常态化机制。创新开展“赢在中层”能力比武、“书记擂台”现场比拼、“书记沙龙”经验交流等活动,变“单向培训”为“双向互动”,变“理论学习”为“实战练兵”。在“全员提档”上下足绣花功夫。新选聘社区“大党委”兼职委员53人,选优培强“红三长”815名,党员占比超过四分之一,让治理力量沉在基层、服务触角伸到一线,切实增强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凝聚力。
东上虞社区帝景苑网格驿站开展“妈妈下午茶”亲子关系辅导。
以“阵地提质”搭建服务平台,打造基层治理“主阵地”。广文街道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阵地建设与群众需求深度对接,通过“标准化、实体化、系列化”建设,让党群服务阵地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在“标准化建设”上实现全覆盖。实施城市基层治理服务阵地建设专项行动,按照“功能齐全、布局合理、服务便捷”的原则,对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进行提档升级,实现“一站式受理、一条龙服务”,切实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深化网格治理创新,在各网格建成议事角、百姓茶舍、美好会客厅等网格党群服务驿站23处,将阵地建在居民“家门口”,让服务落在群众“心坎上”。充分挖掘街道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优势,将红色文化、传统文化与阵地建设有机融合,让阵地既有“服务温度”更有“文化厚度”。发挥“文艺轻骑兵”队伍作用,常态化开展文化活动;高标准打造VR党史体验馆,建成红炉文化馆,通过党建元素与文化元素的深度融合,让党群服务阵地成为凝聚人心、引领风尚的“精神家园”。
社区托管服务撑起安心暑假。
以“机制创新”激活治理效能,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广文街道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通过机制创新、品牌创建、模式探索,不断破解治理难题、提升治理实效,推动基层治理从“单一管理”向“多元共治”转变。在品牌创建上,打造“九和善治”新格局。立足实际,提出打造以“和畅、和美、和融、和顺、和润、和悦、和馨、和晟、和众”为底色的九“和”品牌,构建“九和善治”基层治理新格局。在模式探索上,推动“物业共同体”改革。针对物业管理“痛点难点”,创新推行“党建引领+物业协同+居民参与”的物业管理新模式。通过建立“社区党组织+物业公司+业委会+居民代表”四方议事协调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协商解决小区管理中的问题;创新“信托制物业”模式,以“信义+酬金”为核心理念,通过强化制度设计、技术赋能、服务生态“三大创新”,让老旧小区治理实现了新跨越。在民本民生上,升级“差异化”跟踪服务。针对老年人、残疾人、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打破“一人一档”静态台账模式,建立“需求动态摸排+资源精准匹配”服务体系,为老年人定制“银龄关爱包”,提供上门代办、上门送餐、健康监测等服务;为残疾人打造“无障碍服务链”,联动康复机构、爱心企业提供辅具适配、就业帮扶等定制化支持;为困境儿童构建“成长守护网”,联合专业社工、社会组织、学校机构开展心理疏导、学业辅导、生活物资救助等全周期关怀,实现“一类群体一套专属服务方案”;针对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设立“小颜热线”“微信群直通车”等,实现诉求接收到落实反馈闭环办理,确保群众诉求“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
新派融媒体记者:刘晓杰/文图
编辑:刘小丽 祝超 李爱花
一审:慈兆庆 二审:刘鹏 三审:王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