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怀德馨躬耕杏林,持精勤书写答卷。近期,新派客户端将推出《医者答卷》专栏,聚焦几位奋战在临床一线的科室主任。他们是学科发展的领航者,是救死扶伤的排头兵,是薪火相传的引路人。这一年,他们以使命为笔,以担当为墨,在临床攻坚、技术革新、学科建设、服务提升上,镌刻下奋斗的印记,交出了沉甸甸的医者答卷。
影像学是照亮疾病本质最敏锐的“眼睛”,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潍坊呼吸病医院)放射科不仅拥有这双“慧眼”,更以其不断跳动的创新之心和温暖的人文情怀,打造了一个集精准诊断、前沿技术、智慧医疗与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现代化医学影像高地,为临床诊疗提供坚实支撑,为百姓健康筑起坚实屏障。今年以来,科室通过强化学习、智慧医疗、创新发展等方面,以“健康使命”为笔,奋力书写医者的辉煌答卷。
人才的厚度决定学科的高度。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潍坊呼吸病医院)放射科主任李志强告诉记者,最先进的设备离不开最卓越的人才驾驭。为此,科室开创性地建立了“全影像学习制度”,营造了一种如火如荼、比学赶超的“熔炉式”学习氛围:每周二、周四早晨,上班前半小时的“疑难病例讨论”雷打不动,汇聚集体智慧,攻坚诊断难题,让每一位医师的诊断思维在碰撞中得到升华。每周一、周五,诊断医师“小课堂”准时开讲,由高年资医师或业务骨干分享最新文献、解读典型病例,确保诊断水平与国际前沿同步。每周三,技术组业务学习与全员培训并举,从精准的扫描参数设置到优质的图像后处理,确保每一幅图像都达到诊断的“金标准”。这种制度化、常态化的学习机制,不仅锻造了一支业务精湛、善于协作的“学习型团队”,更将学习的成果直接转化为患者就医的便捷与高效——更短的等候时间、更精准的诊断报告、更一致的诊断质量,也是成功打造潍坊市优势特色专科的基础。
科室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深度参与医联体建设。通过医联体影像云平台,让数据多跑路,让百姓少跑腿,在云端架起了一座“健康彩虹桥”。基层患者因此也能享受到上级医院的优质服务。高密市阚家中心卫生院的患者周先生便是这一服务的直接受益者。周先生曾因胸闷憋气就医,卫生院医生迅速完成CT检查,图像通过云平台实时上传。李志强团队迅速响应,第一时间提供了详细的远程诊断报告,不仅明确了病因,更“火眼金睛”地筛查出了早期肺癌。如今,周先生已成功接受手术治疗,并定期在卫生院复查,复查结果通过云平台上传至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潍坊呼吸病医院)放射科进行会诊。这一便捷高效的远程会诊服务,让基层患者无需长途奔波,就能获得权威的诊断和治疗建议,切实解决了百姓看病难的问题。李志强团队24小时在线的快速响应,已成为守护基层患者的“定心丸”。
打破壁垒,方能洞察全局。科室率先提出“大放射科计划”,彻底打破CT、磁共振、普放(DR)之间的技术壁垒,实现设备、人才、数据的深度融合与统一管理。“在此基础上,我们前瞻性地新开设‘核医学科’,引入SPECT/CT等尖端设备,成功构建了‘多模态融合诊断体系’。”李志强说,这意味着,针对复杂疾病,可以融合CT的精细解剖、MRI的卓越软组织对比、核医学的功能代谢信息,形成一份“1+1+1>3”的综合性诊断报告,为肿瘤、神经系统、心脏等疾病的精准分期和治疗方案制定提供无可比拟的决策依据。同时,科室深化“亚专业建设”,设有胸部、腹部、神经、骨肌、血管等专业组,由深耕该领域的专家负责,确保诊断的深度与专业性。与此同时,成熟开展“CT引导下穿刺定位、活检及微波消融”等超微创诊疗技术,实现了从“诊断”到“治疗”的跨越,让部分患者免于传统手术之苦。
精良的武器是打胜仗的保障。科室配备包括超高端双源CT、高场强3.0T磁共振(MRI)、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DR)、SPECT/CT等在内的全系列进口尖端设备。配合全院级PACS系统,确保了影像获取的高速、高清和低剂量,为精准诊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未来,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将继续以影像为眼,洞见健康;以创新为擎,驱动未来,用心捕捉每一个黑白图像背后的生命色彩,用专业和温度,为更多市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新派融媒体记者:王路欣/文图
编辑:刘小丽 祝超 李爱花
一审:慈兆庆 二审:刘鹏 三审:王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