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潍坊资讯
内销出海双突围——潍坊综合保税区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侧记
2025-08-14 17:08:51 编辑:王惠

  新派讯 前不久,在凤溪地万物集夜市上,家住潍坊市奎文区的张先生被醒目的“潍坊进口商品购”摊位所吸引。西班牙干红、意大利起泡酒、德国精酿啤酒,以及各类化妆品、食品、保健品、日化用品……优质外贸商品琳琅满目,吸引了不少消费者驻足挑选。

  在凤溪地万物集夜市上的“潍坊进口商品购”摊位。

  “没想到家门口就能买到进口好物,买过几次后,我都被圈粉了。”张先生感慨说,其中一款原本用于出口的北京二锅头口味独特,他一口气买了几箱打算送亲朋。

  这是综合保税区“惠享潍坊·嗨购保税”促消费系列活动的一站,也是促进内外贸一体化的有力举措。据了解,“潍坊进口商品购”工作人员先后走进商圈、企业、校园等,打造“一站式”海外购物新体验,拉动消费超500万元。

  由于国际形势依旧复杂多变,不少外贸企业承压前行。综合保税区既支持企业积极开辟海外多元市场,降低对单一外贸市场的依赖度,同时着眼国内消费升级需求,统筹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打造永不落幕的潍坊纺织展会”,这是综合保税区的期许。前不久,潍坊市纺织服装产业链项目签约暨柬埔寨展销中心揭牌活动举行,在金边、潍坊两地打造展销中心,成为潍坊纺织业首个境外集群式展销平台。

  政策红利迅速转化为企业动能。“目前,保税港平台服务潍坊300余家企业,预计5年内可实现交易额约100亿元。”中国保税港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福龙介绍,平台可为企业提供电商平台运营、供应链金融、海外仓服务、海外展示集采等“一站式”服务。

  运输车从潍坊综合保税区启程驶向俄罗斯圣彼得堡。

  “向内突围”的同时,综合保税区深化“跨境电商+产业带”培育工程,持续发力国际物流通道建设,支持企业在深耕传统市场基础上,大力开拓欧洲、中亚、非洲、南美洲等市场。

  在综合保税区“四位一体”综合运营中心,一辆辆印有“TIR‘中国—俄罗斯’”字样的运输车启程,沿着国际公路直接驶向俄罗斯,全程不换装、不开箱,大大降低企业的运输时间和成本。目前,TIR业务进出口货值占全市比重70%以上。

  另一边,在潍坊跨境电商产业园,汇达供应链、云里里、亮晶晶等跨境电商企业上半年保持良好发展势头,进出口额呈两位数增长。“企业销售额上半年同比增长75%,全年预计同比增长200%。”山东亮晶晶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田敏介绍,借助综合保税区的功能政策优势,企业成功稳住市场、抢占订单,发展势头良好。

  德元重工(山东)有限公司也对未来前景充满信心。这家跨境电商企业正结合中非博览会、坦桑尼亚SABASABA展会、肯尼亚国际农机展等机会,积极深入非洲市场腹地,巩固和提升市场地位,预计全年销售额达4000万元。

  企业创新驱动引领“竞争力”。综合保税区全力推动企业“数转智改”工作,助力企业降成本、提效率、扩产能,更多“保税造”正加速走向全球。

  在德纳(山东)电机有限公司车间里,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工人和自动化流水线默契配合,呈现一片紧张忙碌的画面。“企业订单已经排到了10月份,上半年工业产值超2亿元,发展增速达50.4%。”德纳(山东)电机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杜春霖介绍,今年,企业推出电驱动集成单级减速箱、碳化硅控制器等新产品,抢占市场赢得新订单。

  响应企业期待,政策举措陆续推出。前不久,潍坊通过《潍坊市支持跨境电商发展若干措施》,提出促进跨境电商发展的务实举措。综合保税区依托歌尔电子,打造电子元器件全球供应链服务平台,做大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业务规模;加快编制全省优势产业带图谱,打造“潍企潍品”乃至“鲁企鲁品”跨境出海示范区;依托北区“区港联动”模式,培强做大以进境粮油保税加工为代表的大宗商品加工、物流、分拨业务。

  围绕综合保税区的功能区位优势,全力推动“保税仓+海外仓”仓仓联动发展,整合区内30万平方米保税仓资源,建成占地7万平方米的全省最大的跨境电商1210出口集散中心;支持企业设立16个海外仓,物流效能提升30%以上,成本降低50%以上,年可节约成本超3000万元;借助国企平台的供应链金融服务,累计提供流动资金达3亿元,为企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数字印证成绩。今年1至6月份,综合保税区完成外贸进出口额425.3亿元、总量保持全市第1位、对全市外贸增长贡献度达30%以上。其中,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占全市比重超70%,1210出口额同比增长17.1%。

新派融媒体记者: 宋树云/文图

通讯员:李煜佳

编辑:冯媛媛 王首荣 李爱花

一审:慈兆庆 二审:刘鹏 三审:王志刚


新派新闻
新闻热线:2998776
版权所有 © 潍坊市融媒体中心
鲁ICP备09021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