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讯 近年来,安丘市关工委聚焦未成年人犯罪防治工作关键环节,创新实施“四联四强护航行动”,发挥“五老”优势,加强协调联动,深度融入未成年人犯罪防治工作,建立全方位、立体化防治机制。
联手家校法治育人,强化思想源头防治。安丘市关工委携手家校社,紧贴青少年,组织“五老”志愿队伍进校园、进家庭、进社区、进农村、进网络,多元化开展法治教育,让法治思想根植青少年心中。健全法治教育队伍。推动安丘市各中小学校增设93名法治副校长,并担任学校关工委副主任,实现中小学校全覆盖,督促法治副校长深度参与学校工作,每年开展法治宣讲180多场次,有效提升了各学校法治建设水平。丰富法治教育渠道。组织“五老”宣讲团围绕法律知识、反校园欺凌等课题,每年开展法治宣讲。创新推行云端宣讲,培育“网红”法治宣讲员29名。推进家校协同育人。构建“1+20+N”家校社协同共育体系,设立1家市级家庭教育服务中心、20个名师工作室、“N”支志愿服务队,发动400多名“五老”志愿者,每年开展“家庭教育大家谈”、心理健康家庭讲堂等活动,为青少年成长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联合政法搭建平台,强化教育矫治转化。安丘市关工委紧密联合政法、教体等部门,新建政法系统警示、关爱、法治、观护等教育基地9处,其中1处创建为“全国青少年维权岗”,3处创建为省级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2处创建为潍坊市级教育基地。力促平台破题成立,推动安丘市率先建成“安馨家园”青少年观护中心。规范实施教育矫治,组织50多名专业经验丰富的“五老”志愿者,参与观护中心制度设计、法律服务、授课矫治等工作,形成了“调查摸底、学员筛选、联合审核、家长确认、交接入班”的学员“五步入班制度”。跟踪巩固矫治效果,实施“五老”志愿者长期包靠帮扶机制,跟踪掌握动态情况,积极帮助复学就业。
联系社会倾情帮扶,强化困境救助保障。安丘市关工委高度关注弱势、困境未成年人,广泛凝聚社会力量,积极开展关爱帮扶,以社会大家庭的温暖点亮成长灯塔、引领人生航向。擦亮“青云助学工程”品牌。连年发动全市上下、社会各界参与捐资助学。深化心理健康教育。持续深化“五老助青少年健康”活动,在山区学校新设6处“五老心理辅导室”,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动80多名心理咨询师进驻“五老”工作室、教育基地、社区学校常态化开展心理辅导。丰富助困助学活动。专门设计开展“法援护苗”法律援助、“幸福安丘”家庭教育、“小橘灯”家庭关爱等服务项目。
联动部门多措并举,强化综合治理成效。安丘市关工委发挥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组织优势,督促各成员单位立足职能、主动作为,多措并举提升防治实效。健全联动协作机制。由关工委牵头,建立定期协调联动机制。协调各方齐抓共管。督促副秘书长单位示范带头,各单位统筹推进,注重调动社会组织力量,将5家社会组织纳入防治工作体系,推动各行业系统新建“五老工作室”12家,共同做好排查走访、心理辅导、关爱帮扶、教育矫治等工作。协力筑牢安全防线。深入推进各部门参与校园安全共建共治工作,在各个中小学建立由“五老”、公安、家长、学校、街道、社区等组成的护学队伍,动态联系协作,及时发现上报重大安全隐患,共同开展护校安园工作,形成全覆盖、立体化、高效能校园群防群治队伍,共同撑起“平安伞”。
新派融媒体记者:刘晓杰/文图
通讯员:刘雪萍 王统艳
编辑:刘小丽 王首荣 李爱花
一审:慈兆庆 二审:刘鹏 三审:王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