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讯 近日,潍坊市中医院介入医学科成功救治一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这场历经36天的生死抢救,彰显了潍坊市中医院多学科协作的强大力量与医护人员的无畏担当。
突发急症,命悬一线
今年45岁的何先生,本是为了工作出差在外,却未曾料到一场致命危机正悄然降临。在酒店准备休息时,他突然感到剧烈的胸背痛,那疼痛仿佛要将他的后背撕开一般。120急救车迅速将他送往潍坊市中医院,一场与死神的赛跑就此拉开帷幕。
潍坊市中医院急诊医学科的医生听到何先生“放射到背部,撕裂样,突发”的描述,立马联想到——主动脉夹层!潍坊市中医院急诊医学科的医生迅速打量着何先生魁梧的身躯,肥胖这一显著的危险信号映入眼帘。再追问病史,得知何先生已患高血压十几年,几乎同时,心电监护刺耳的报警声尖锐响起,屏幕上那串鲜红的220/120mmHg血压数值触目惊心,指尖血糖仪也显示出异常升高的数值。而初步的血液生化结果更是让人揪心,肾功能指标也是“一塌糊涂”。
主动脉夹层,本就是血管上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彻底撕裂,导致病人瞬间死亡。何先生现在的情况,手术是唯一的生机,但何先生能扛得住手术吗?巨大的风险像沉重的铅块,压在每一个人的心头。时间就是生命,犹豫就是放弃,潍坊市中医院急诊医学科接诊医师立即行动,联系医学影像科行CTA检查,确诊为主动脉夹层(III型)。
与死神“谈判”,制定“保命方案”
面对何先生家属的焦虑和患者的危重病情,潍坊市中医院迅速启动由介入医学科为主导的多学科诊疗模式。各科室专家齐聚一堂,共同商讨救治方案。
潍坊市中医院肾病科专家表示,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快手术,以保障肾脏供血;重症医学科则负责全程病情管理,从术前到术后,严格控制血压,稳定生命体征;麻醉科针对肾功能不全患者,精心制定麻醉方案;介入医学科则负责制定手术方案,准备手术所需材料。
与家属的沟通同样艰难。第一次病危通知下达,医生告知家属何先生随时可能猝死,必须行手术治疗。为了让家属理解病情,潍坊市中医院医疗团队结合3D影像详细解释,最终,何先生的家属从质疑转为信任。“我们一定尽全力!”潍坊市中医院医疗团队的这句承诺,让何先生家属从焦虑转为配合,为这场生死抢救奠定了坚实的信任基础。
微创手术+精细化管理,打赢“生命保卫战”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在潍坊市中医院麻醉科、重症医学科的保障下,潍坊市中医院介入医学科主任尹春辉带领团队完成了手术。然而,手术的成功只是第一步,术后何先生一度出现无尿、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生命体征极不稳定。
潍坊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联合肾病科,迅速展开救治。通过精准抗感染、床旁血滤及严格的体液管理,逐步改善何先生的肾功能。医护人员24小时密切监测何先生的各项指标,护理团队还主动对其进行心理疏导,让何先生在病痛中感受到温暖与希望。
重生!36天后他笑着出院了
术后出现重症感染、无尿,所有医护人员都为此捏了一把汗。但何先生家属表示无条件信任,积极配合治疗。在多学科团队的紧密协作下,何先生尿量逐渐恢复正常,肾功能得到改善,最终脱离透析。
36天后,何先生迎来了重生的时刻。他激动地说:“没想到在这里,是潍坊市中医院救了我的命!”这句话,不仅是对潍坊市中医院医护人员的高度认可,更是这场生死抢救最完美的结局。
这场36天的生死抢救,是潍坊市中医院多学科团队协同作战的生动写照。他们用精湛的医术、无私的奉献和紧密的协作,从死神手中夺回了何先生的生命。
新派融媒体记者: 王路欣/文图
编辑:冯媛媛 祝超 李爱花
一审:慈兆庆 二审:刘鹏 三审:王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