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潍坊资讯
岐黄薪火70年㊳ | 崔海燕:传承与蜕变
2025-07-12 10:04:17 编辑:王首荣

  编者按:七十年悬壶济世,七十载杏林春暖。自潍坊市中医院建院之初,至今已历七秩春秋。这七十年,是医者仁心与精湛医术交相辉映的七十年,是无数生命在这里重获希望的七十年。在潍坊市中医院建院70周年之际,《岐黄薪火70年》这本承载着厚重历史与温情记忆的书籍,如同一把钥匙,轻轻旋开了过往与现在的连接之门——这里有医患之间的信任托付,有青年医师的成长印记,也有老一辈医者筚路蓝缕的赤诚初心。这些故事,是仁术与仁心的交织,是传承与创新的对话,更是潍坊市中医院七十年砥砺奋进的生动注脚。自6月5日起,新派客户端对书中的部分章节进行连载。让我们一起铭记那些温暖的瞬间,铭记那些为生命奋斗的身影,感受那份永恒的医患深情。

传承与蜕变

□崔海燕

  崔海燕

  工作之余,喜欢听《朗读者》。在“生命”这一主题词中,有句话这么说“人生而为人,生而为众生!”

  是啊,工作只是一份谋生的职业的时候,它可能是单调的,是机械的,然而当我们为从事的每一份工作赋予了意义,那么在单调之中就会蕴含着丰富,在机械之中更会发生传承与蜕变!

  那是1995年10月1日,我有幸走进了潍坊市中医院的大门,从农村到城市,从学校到社会,成为医护团队中的一员。我是如此的普通,但又深知肩负的责任,因而我对待这份工作是如此的认真,更是如此的细心,早来晚走,加班加点,习以为常。从业务的生涩到技术的精炼,从一名护士到一名管理者,于我而言,不仅是业务上的考验,更是心智上的历练。

  急救中心都是争分夺秒的工作。从1995年到2015年,在这儿摸爬滚打20年的我又迎来了新的挑战。医院为了整合大急救中心,创新性地开展一体化无缝隙急救模式,需要一个人来承担起院前院内双重管理的重任。从此,我不仅是一名护士长,更是肩负起了“120”现场急救管理的重任。在其位谋其政,否则就是不作为。在领导先进理念的指引下,从流程到协调,从人员到设备,从培训到考核,一切从零开始。不管任何时候,不管遇到任何困难,我始终坚信:要胜任急救这份工作,技术永远是第一位。因而,我们没有在目前掌握的基本技能面前止步,而是不断探索之前认为的不可能。救护车上配备了远程传输系统,急救室内配备了床旁彩超,“120”医生开始进行彩超技术学习。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那是2019年1月6日,一个周末的凌晨2点,“120”出车接诊胸前刀刺伤的患者,这是一位16岁的男孩。救护车上,医护人员运用远程传输快速将情况传到院内,院内做好一切急救准备。抢救室内彩超已开机就位,“120”耿龙生医生运用急诊彩超评估判断,患者可能存在心包损伤。我们快速启动绿色通道,急诊配血,外科专家迅速到位,手术开胸探查,确诊心脏破裂,立即为他进行手术,术后转入ICU密切监护。就这样,一位花季少年的生命得以重新绽放!

  10年的院前急救管理工作,让我深刻体会到现场急救之关键。急救贵在争夺黄金时间,急救贵在发挥团队力量。2019年1月9日,一个平常的夜晚,潍坊市某小区物业组织业主观看宣传教育影片,作为小区业主的潍坊市中医院李富忠、王好杰两位医生和魏巍护士长陪同孩子一起进入了观影厅。电影上演仅十分钟,魏巍护士长听到后方传来一阵异样的声音,职业的敏感让她一下子紧张起来。“不好,这是急症患者突发的异常声音。”循声望去,魏巍发现影厅后几排处,一个人瘫倒在座位上,旁边有人正试图呼唤他。魏巍护士长立即起身跑了过去,借着微弱的光,看到了一张苍白痛苦的脸,她立即检查此人的脉搏及颈动脉搏动,均不能触及,她马上呼喊同来观影的李富忠,坐在一侧的王好杰也立即赶了过来。“马上拨打120,赶紧把人抬到平地处!”三人立即行动。

  突发的意外,让周围观影的人躁动起来,有人喊“别动他,让他休息一下”,还有的喊“抓紧给他喝点水”。情急之下李富忠大喊“我们是中医院的医生,听我们的!”人群顿时安静下来,在大家的配合下,人被抬到了外边走廊平地处。我们再次检查确认颈动脉无搏动、瞳孔略大无反射,呼吸微弱,心脏骤停。李富忠医生与魏巍护士长轮流为患者进行心肺复苏,与此同时“120”急救人员已迅速到达,一场生死营救在电影院内上演。大约20分钟后,患者心跳恢复,颈动脉能触及搏动,心肺复苏成功,符合转运指征。

  在救护车上医护人员连接心电监护,电话通知医院做好抢救准备。“患者出现室颤,立即除颤!”急速行驶晃动的救护车中,急诊科副主任于乐泳迅速为患者实施电除颤,随行人员都捏了一把汗。急切的救护车警笛声响过,路上车辆纷纷避让。终于,患者被送往抢救室接受进一步抢救和治疗。2天后患者脱离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恢复正常语言交流。为其陪床的妻子和父母,流着眼泪激动地说:“是你们给了我家人第二次生命。”电视台采访患者时,他自述,除了观影前的十分钟,后面发生的已经全部没有记忆了。他今年刚刚47岁,上有年迈的父母,下有未成年的子女,感恩在这生命危急时刻,电影院内遇到了潍坊市中医院的医护人员。

  急救无时不在,急救无处不有。2017年4月17日医院成立急救骑行普及队,为企事业单位、大中学生、社会公众普及现场急救技能,同时宣传呼吁“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理念,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像上面那位患者那样幸运!

  据统计,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的人数约54.14万,其中90%发生在医院外,抢救成功率不到1%,也就是说平均每分钟约有1人死于心源性猝死。2019年1月20日“120急救日”,潍坊市中医院正式成立了由外联办、培训办、急救中心联合承办的公众急救培训班。试想一下,如果有人突然倒地,而我们培训的志愿者就在他的身边,那该是多么幸运的遇见!

  “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作为一名从医者,我们的责任任重而道远!传承与蜕变,不只是一个人、一个团队的事,而是一代一代的从医人,一个一个医院大集体的成长与发展!

  口述者简介

  崔海燕,中共党员,潍坊市中医院院前急救管理办公室主任、急诊医学科护士长,主任护师。第五、第六、第七届潍坊名护;被授予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山东省十佳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潍坊市优秀护士长、潍坊市抗疫优秀护士、潍坊市直卫生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潍坊市直卫健系统优秀共产党员、潍坊市“岗位学雷锋标兵”等荣誉称号。

新派融媒体记者:王路欣/整理

通讯员:张亚男 蔺健春

编辑:王首荣 祝超 韩镇

一审:慈兆庆 二审:刘鹏 三审:王志刚


新派新闻
新闻热线:2998776
版权所有 © 潍坊市融媒体中心
鲁ICP备09021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