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潍坊资讯
田间“智”理绘就丰收新图景——潍坊市科技特派员赋能乡村产业振兴
2025-07-02 17:53:00 编辑:邢敏

  新派讯 近日,寿光市化龙镇中李村番茄种植棚区内一片忙碌景象,潍坊市科技特派员高品质番茄产业服务团的专家们穿梭在各个大棚之间,一场别开生面的“全链条、全周期”精准技术指导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专家们以专业与智慧为笔,深入田间地头“把脉开方”,为潍坊番茄产业提质增效注入强劲科技动力。

  活动当天,专家团队马不停蹄地深入棚区,开启细致入微的“诊断”工作。一进入温室大棚,专家们的目光就紧紧锁定在一株株番茄植株上。他们逐棚查看植株生长情况,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从番茄茎叶的色泽、形态,到花果的发育状态,再到病虫害的蛛丝马迹,都在他们的“火眼金睛”之下。

  科技特派员王会玉在查看过程中,敏锐地发现了问题。“这个棚里通风略差,湿度偏高,要注意防范灰霉病暴发。”王会玉一边仔细查看病株,一边向棚主贾东文耐心提醒。为了让贾东文更直观地理解,王会玉还现场进行操作示范,手把手指导如何增设通风口、调控温湿度,将复杂的技术要点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实用方法。

  外国专家伊坦·伊兹翁也蹲在地头,轻轻翻开一株番茄的叶片,全神贯注地观察着。“这个叶子有些发黄,边缘开始卷曲,初步判断是钾元素不足加上通风条件不好造成的。”他边看边向其他技术员和种植户详细解释病因,条理清晰,深入浅出。“还有果实表面有裂痕,这段时间水分管理可能出了问题,建议在结果初期适当控水,进入膨果期后再逐步增加水钾供给。”伊坦·伊兹翁的分析让种植户豁然开朗,连连点头。

  这种精准“把脉”,直击番茄生产管理痛点,为种植户们开出了“良方”,解决了他们长久以来的困惑。“过去一遇病害就乱用药,效果差还费钱。现在专家指导我们用生物制剂、轮换用药,既安全又高效。”一位种植户感慨道,话语间满是对专家团队的感激与信任。

  事实上,此次深入棚区的精准指导,只是潍坊市科技特派员高品质番茄产业服务团工作的一个缩影。为了从根本上破解番茄生产瓶颈,推动产业提质增效,服务团一直致力于提供贯穿生产全周期的技术赋能。在绿色防控方面,倡导“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推广生物制剂与低残留农药,严格把控高毒农药,针对灰霉病、叶霉病等重点病害,制定科学用药方案;育苗定植时,强调科学育苗,推荐优质透气基质,严控温湿度育壮苗,明确定植环节关键要点,配合精细肥水管理;在智能水肥、精细整枝、环境调控等环节,也都形成了一套科学系统的技术方案。

  不仅如此,服务团还着眼于产业的长远发展,积极建立“跟踪服务+定期培训+现场观摩”的长效机制。通过定期回访,及时了解种植户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并给予针对性指导;开展多场科技培训,邀请业内权威专家授课,提升种植户的技术水平;组织现场观摩活动,让种植户能够直观学习先进的种植经验和管理模式。同时,引入数字农业“黑科技”,实现对棚室环境因子的智能监测与调控,推动番茄产业向“高效化、绿色化、智慧化”转型升级。

  截至目前,潍坊市科技特派员高品质番茄产业服务团已汇聚15名农业科技特派员,开展20余次现场技术指导,举办11场科技培训,培训种植户超300人次,为我市番茄产业注入源源不断的科技动能。未来,服务团将持续发力,让科技之光在潍坊番茄产业中越燃越旺,为潍坊农业高质量发展铺就坚实道路。

  新派融媒体记者:刘元超/文图

  编辑:邢敏 祝超 李爱花

  一审:慈兆庆 二审:刘鹏 三审:王志刚


新派新闻
新闻热线:2998776
版权所有 © 潍坊市融媒体中心
鲁ICP备09021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