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潍坊资讯
岐黄薪火70年㉕|刘南萍:爱的坚守
2025-06-29 09:54:16 编辑:刘小丽

  编者按:七十年悬壶济世,七十载杏林春暖。自潍坊市中医院建院之初,至今已历七秩春秋。这七十年,是医者仁心与精湛医术交相辉映的七十年,是无数生命在这里重获希望的七十年。在潍坊市中医院建院70周年之际,《岐黄薪火70年》这本承载着厚重历史与温情记忆的书籍,如同一把钥匙,轻轻旋开了过往与现在的连接之门——这里有医患之间的信任托付,有青年医师的成长印记,也有老一辈医者筚路蓝缕的赤诚初心。这些故事,是仁术与仁心的交织,是传承与创新的对话,更是潍坊市中医院七十年砥砺奋进的生动注脚。自6月5日起,新派客户端对书中的部分章节进行连载。让我们一起铭记那些温暖的瞬间,铭记那些为生命奋斗的身影,感受那份永恒的医患深情。

爱的坚守

□刘南萍

  小儿发病时,不能仔细说明自身的症状,全凭医生水平的高低来判别病情。故一直以来,很多人也把“儿科”称为“哑科”。

  在儿科医生的职业生涯中,我历经了从初出茅庐时的惊心动魄,到如今独当一面的从容不迫。岁月磨砺,心境渐趋平和,但每当夜深人静独处之时,那些曾经深深触动我的患儿身影,总会不自觉地浮现在眼前。我用医术救治了他们,而他们则以纯真无邪的眼神和坚韧不拔的生命力,让我对这份职业、对生命本身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我深知,自己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粒渺小沙砾,但即便如此,我也愿意倾尽毕生之力,为普天下儿童的健康福祉奉献出我那份坚定不移的“爱的坚守”。

让我伤悲的“感谢”

  从医近40年,历经风风雨雨,看过世态百千,接受过许多祝福,也收获许多成功救治的喜悦。可在我记忆的深处,最难忘记的还是那一次让我伤悲的“感谢”。

  2005年的一天,从产科转来了一位呼吸困难的小患者。当我第一次查房见到这位患儿的时候,通过追问病史(母亲高龄产妇,孕期血糖高)及仔细查体,我判定这是一位“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不是简单的肺炎,及时进行气管插管,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加强呼吸支持是至关重要的措施。

  当时的条件,可以说是简陋至极。我及时联系麻醉科气管插管,协同患儿家属一起到妇幼保健院购买“固尔苏”。时隔近二十年我还清晰地记得,当时的潍坊市妇幼保健院门诊药房也仅有三支存货,最大限度地支援了我们两支。

  捧着这贵如黄金的救命药,一路疾驰,在最短时间内将药物通过气管插管注入患儿体内,手掐皮球辅助呼吸(当时没有新生儿呼吸机及一次性气管插管),眼看着患儿面色转红润,呼吸改善,情况似乎在好起来。

  家长特别感谢我的抢救。然而,那短暂的欣喜,在我坚持工作36小时、刚刚下夜班的4小时之后,按下了暂停键。

  当我接到科室紧急电话,匆匆赶回医院时,一切都已经太迟了,小小的生命已经悄然离去。那一刻,我的心像被重锤猛击,沉重得无法呼吸。我愣在原地,家长却强忍着悲痛,深深地向我鞠了一躬,那一鞠躬里包含了太多的无奈与感激,让我心如刀绞。

  就在我沉浸在无尽的自责中时,一封来自家长的感谢信送到了院党委。

  信中,家长没有丝毫的责备,只有对我们医护人员无尽的感激和认可。他们说,虽然结果不尽如人意,但他们在孩子生命的最后一刻,感受到了我们的努力和付出,感受到了我们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

  读着这封信,我的泪水夺眶而出。家长的宽容和理解,像一束光,照亮了我内心的黑暗。我深知,作为一名医生,我无法避免生死离别,但我可以选择如何去面对。这份感谢信,给了我力量,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用更加精湛的医术和更加贴心的服务,去守护每一个幼小的生命,这是我的职责,更是我对生命的承诺。

开心地收“礼物”

  作为一名儿科临床医生,我会经常收到孩子们亲手画的“刘奶奶的画像”、亲手编的“五颜六色的小手绳”以及录制的“小视频”等礼物。当然作为回报,我会在出诊时随身携带的礼盒中,准备一些哄娃“神器”,比如糖果、小粘贴、小玩偶等。就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物质奖励”,却能在循序渐进的语言鼓励中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让孩子们在安抚中置身于忘情的愉悦境界,进而帮助我顺利进行诊疗。

  患儿痊愈后送给刘南萍的画像。

  上面这张画像就是一位患有“神经性厌食症”的小朋友痊愈后送给我的。

  那是一位9岁的女孩,于2020年5月2日初诊,这名女孩素日食量轻,面色少华,体重偏瘦,有近1个月的时间了,因停课居家,体重下降明显,性情急躁,时时欲哭不能自已,入睡困难,易醒。就诊前5日,这名女孩每日仅进食少量米汤,自觉腹胀、恶心,无呕吐,大便3日未排,有排气。查体后体重仅有21.5公斤,形体消瘦,面色萎黄,咽稍红,扁桃体Ⅰ度肿大,心肺无异常,腹平软,上腹部及脐周压痛,舌尖红,苔白厚,脉沉弦。之后,我们为这名女孩进行了辅助检查、腹部CT,中医诊断为恶食病(肝郁脾虚),辨证为土虚木亢,为此,治以疏肝安魂,解郁理气,健脾和胃。我便予以柴胡疏肝散合甘麦大枣汤治疗,服用21剂后,这名女孩饮食增加,能进一片馍片及少量米粥,体重增至23公斤,每餐可进食2两馒头,并有饥饿感,腹痛消失了,性格较以前开朗了,面色转红润、有光泽,前后加减用药1个多月,这名女孩痊愈了。

  《育婴家秘·五脏证治总论》云:“胃主纳谷,脾主消谷,饥则伤胃,饱则伤脾。”脾为阴土,得阳则运,胃为阳土,得阴则和。本病病位在脾胃,由于饮食不当、他病伤脾、先天不足、情志失调,日久损伤脾胃运化腐熟功能,脾运胃纳功能失健,气机不利,临床可见肝脾不和诸证。《临证指南医案》云:“女子以肝为先天。”本病发病的重要诱因就是肝气不疏,肝魂受损。治疗上应以魂为纲,安魂与健意并行,从肝论治,注重情志调节,而不仅是健脾。同时治疗过程中,我积极与家长沟通,嘱咐不要过度关注孩子的进食,特别不要强迫进食,在保证睡眠的前提下,要积极培养、鼓励孩子的爱好,适当参加体育活动,多与同学交流,分散注意力,以减轻焦虑抑郁情绪。我多次将自己烘焙的小点心与她一同分享,通过身心同治取得满意疗效。

  有时我就在想,好的儿科医生不仅仅要会看病,更要有爱心、有同理心,让爱的情绪温柔传递给我们的孩子,这对病情的恢复同样是非常重要的。

  多年来,从最初的姐姐、阿姨,到现在的刘奶奶,称谓不断变化,但对儿科专业的热爱一直未变。我用自己的坚守诠释着一名“小”儿科医生的“大”情怀。以“一颗丹心施仁术,一双妙手巧回春”的医者仁心,见证着“小”儿科“大”事业的平凡而伟大。

  口述者简介

  刘南萍,中共党员,潍坊市中医院原儿科主任,主任中医师,山东名中医(药)专家。“臣字门”学术流派第七代传人及齐鲁医派潍坊市蒯氏中医儿科第五代传人。潍坊市第五批、第六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潍坊市首届优秀中医学科骨干,潍坊名医。

新派融媒体记者:王路欣/整理

通讯员:张亚男 蔺健春

编辑:刘小丽 祝超 韩镇

一审:慈兆庆 二审:刘鹏 三审:王志刚

新派新闻
新闻热线:2998776
版权所有 © 潍坊市融媒体中心
鲁ICP备09021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