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潍坊资讯
潍坊有位“萤火虫爱心妈妈”——记潍坊市“五老”志愿者刘振华
2025-06-26 17:36:14 编辑:王首荣

  新派讯 在潍坊,有这样一个人,她倾心投入关心下一代事业,用女性的细腻柔情和母爱情怀,成为潍坊市“女童保护”公益项目的领路人,带领“萤火虫”志愿者讲师团队,为万千儿童撑起安全成长的保护伞,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萤火虫爱心妈妈”。她,就是潍坊市“五老”志愿者刘振华。

  刘振华在宣讲。

  “为了更好地宣扬关爱儿童的理念,激励自己和伙伴不断前行,我为所在的志愿者讲师团队起名为‘萤火虫’,寓意汇聚点滴光和热,照亮别人,温暖自己,奉献爱心,感恩社会。”6月25日,刘振华接受采访时说。

  2013年,刘振华最崇敬的父亲因病去世。想起慈祥和蔼、乐善好施、总是尽可能帮助别人的父亲,她除了悲痛,更多的是感悟和启发。父亲一生都在践行着助人的理念,他的言行就像一盏明灯,为刘振华照亮了前行的道路。她意识到,自己也应该像父亲一样,将帮助他人当作一生的事业。

  就在这时,社会上女童遭遇侵害的案件不断刺痛着她的心,看到那些天真无邪的孩子遭受伤害,刘振华内心无比痛心。她深知,这些孩子需要有人站出来保护她们,给予她们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而孩子们眼中对安全和知识的渴求,更是成为刘振华投身志愿服务的强大动力。她暗下决心,要尽自己所能,为女童保护事业贡献一份力量,让更多孩子免受伤害。于是她和几名志愿者主动联系女童保护基金,申请在潍坊地区落地执行。

  刘振华和孩子们在一起。

  “女童保护”是一个由全国百名女记者联合发起成立的公益项目,以普及提高儿童自我防范意识、保护儿童远离性侵害为宗旨,教会孩子应对侵害的技巧和方法,同时也为受到侵害的儿童提供心理疏导和亲情援助。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之前从事的税务工作和现在的“五老”志愿宣讲,两者的差异就像一道鸿沟横亘在刘振华的面前。为了尽快适应志愿者讲师的工作,刘振华主动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通过严格的试讲考核,刘振华成为潍坊市首批“女童保护”志愿者讲师,2018年还考取了“女童保护”基金的高级讲师。

  刘振华记忆最深的是第一次给孩子们上课的情景。那天,天气酷热难耐,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她来到了临朐南部山区的一所希望小学。第一次上讲台的她格外紧张,毕竟防性侵这个话题在农村仍是个敏感话题。她慢慢调动孩子们的情绪,渐渐地,孩子们被她生动的讲解深深吸引,她每提出一个问题,孩子们都争着回答,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效果出乎意料的好。那一刻,她不再感到疲惫,为了这些可爱的孩子,自己再苦再累也值!

  刘振华进校园开展“女童保护”主题宣讲。

  在认真备课讲课的同时,刘振华还承担着潍坊市“女童保护”团队的招募培训工作。她借助媒体,积极向社会大众宣传“女童保护”的重要意义,感召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关心关爱儿童的队伍中来。经过十余年的努力,潍坊地区已招募培训讲师314人,有8名“五老”志愿者奉献其中,在诸城、安丘、昌邑等10个县市区设立了分队,让“女童保护”项目在潍坊的农村和偏远地区落地生根。作为全国为数不多的高级讲师,刘振华还经常走出潍坊,先后到海南、福州、太原、赤峰、常德等地,协助当地培训考核志愿者讲师,帮助他们迅速把宣讲工作开展起来,让更多的孩子受益。

  十几年来,刘振华带领着“萤火虫”团队辗转潍坊十多个县市区,并延伸省内外多个地区,先后为95万余名学生、3.8万家长开展儿童防性侵知识宣讲。她们的宣讲在学校、家长和孩子们中广受好评和欢迎,老师和家长都说她们是呵护孩子成长的保护伞,孩子们更是亲切地称她们为“萤火虫爱心妈妈”。

  “我们这支队伍就像一支蜡烛,光很弱,但是越来越多的爱心蜡烛汇聚进来,屋子就亮了,温暖了他人,也温暖了自己。”刘振华说,她希望以自己的行动影响越来越多的“萤火虫”加入,奉献点滴爱心,传递温暖力量。

新派融媒体记者:刘晓杰/文图

通讯员:徐潇湉

编辑:王首荣 祝超 李爱花

一审:慈兆庆 二审:刘鹏 三审:王志刚


新派新闻
新闻热线:2998776
版权所有 © 潍坊市融媒体中心
鲁ICP备09021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