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讯 暮春时节,走进潍坊高密市东北乡社区的西瓜大棚,扑面而来是泥土与瓜果交融的芬芳。翠绿的瓜蔓间,蜜蜂嗡嗡飞舞,忙碌着为朵朵黄花授粉;肥沃的土壤里,豆粕、鸡粪等有机肥料正悄然滋养着希望的果实。
这是一场发生在东北乡的大棚瓜果生产绿色革命,东北乡社区的瓜农们正用最传统又最先进的方式,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源头把控:有机肥料替代化学肥料
“以前种瓜,比的是谁家的化肥撒的多、农药喷的勤,现在可比的是谁家的大棚更‘干净’。”东北乡社区范家村党支部书记刘国忠站在合作社的西瓜大棚里,抓起一把黝黑的土壤向记者介绍。
今年以来,东北乡社区以合作社为基本生产单元,从源头上进行了一场彻底的“绿色改革”:瓜棚下底肥全部采用豆粕、鸡粪等有机肥料,整个生产过程中严禁使用任何化学肥料。这种回归传统的施肥方式,背后却是现代农业标准化生产的科学理念。
该社区聘请农业专家对有机肥料的使用进行精确配比指导,既保证了土壤肥力,又避免了传统农家肥可能带来的重金属超标等问题。大棚里安装的智能监测设备实时反馈土壤湿度、养分含量等数据,让“靠经验施肥”变成了“凭数据管理”。
令人惊喜的是,采用有机种植的西瓜长势丝毫不逊于使用化肥的对照组,叶片厚实油绿,抗病能力明显增强。“土地是最诚实的,你善待它,它就回报你。”正在大棚里忙碌的瓜农老于笑着说,他的10亩有机西瓜早就被青岛的客商抢订一空了。
自然之道:蜜蜂授粉取代人工干预
在西瓜授粉的关键期,东北乡社区的西瓜大棚里出现了一道别样的风景----成群的蜜蜂在花间穿梭忙碌。这是合作社统一引进的“授粉工蜂”,每箱蜂子只需300元租赁费,就能完成3亩大棚西瓜的授粉任务,成本比人工授粉降低近40%。
“过去用坐果灵,虽然省事,但结出的瓜总有一股涩味;现在采用蜜蜂授粉,结出的瓜口感就是不一样,甜度适中,汁水饱满,散发出自然的清甜。”刘国忠自豪的说。
这种回归自然的生产方式,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更显著提升了果实品质。农业部门的检测数据显示:蜂媒传粉的西瓜坐果率提高了15%,畸形果率下降至2%以下,糖度稳定在12度左右,且风味物质含量显著增加。同时,东北乡社区还建立了严格的授粉管理制度,避免瓜农因担心授粉效果而私自使用化学药剂。
“刚开始有的瓜农不放心,现在看到蜜蜂干活比人还勤快、还靠谱,都抢着要在大棚里放蜂箱呢。”合作社技术员老许笑着说。
生态防控:以虫治虫守护舌尖安全
在东北乡社区的甜瓜种植基地,记者看到了更令人称奇的现象:大棚里悬挂着许多小袋子,里面装的是害虫的天敌。“这是蚜小蜂,专门对付蚜虫;那是扑食螨,能控制红蜘蛛……”东北乡社区管家庄村的老张如数家珍地介绍着他的“昆虫军团”。社区全面禁止化学农药使用,转而推广使用“以虫治虫”的生物防治技术,建立起了完整的生态防控体系。
没有了农药残留的担忧,东北乡的瓜果获得了绿色认证,价格比普通瓜果高出30%左右。更令人欣喜的是,健康的生态环境形成了良性循环,大棚里的害虫天敌种群逐渐稳定,防治成本逐年下降。“现在我们的甜瓜摘下来擦擦就能直接吃,这才是真正的放心食品。”老张自豪的说。
与此同时,东北乡社区还与高校、农业科研单位合作建立了生态农业实验室,不断优化生物防治技术,为传统农业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这场始于拒绝化学原料的绿色革命,不仅让传统瓜果重获新生,更探索出了一条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径。正如瓜农老许所说:“种地要讲良心,好味道是骗不了人的。”在东北乡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绿色发展理念已如种子般深植人心,必将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新派融媒体记者:王莹/文图
编辑:邢敏 祝超
一审:韩镇 二审:刘鹏 三审:王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