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讯 今年73岁的“五老”志愿者刘来源,自2015年担任潍坊寿光市关工委副主任以来,就积极投身于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和立德树人教育,积极开展普法宣讲、社区矫正、家庭教育等工作,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为关心下一代事业贡献“五老”力量。
刘来源在家长学校宣讲。
发挥自身优势,带头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刘来源曾长期在寿光市检察院工作,退休后,对普法教育有一种褪不去的情怀。到关工委工作后,刘来源积极发挥法律专业优势、经验优势,推动成立了寿光市法治教育宣讲团,吸收30多名老法官、老检察官等司法系统的“五老”志愿者加入宣讲队伍。
刘来源到学校开展法治宣讲。
“能够发挥余热,为青少年做点事情,我觉得人生特别有意义。”刘来源笑着说。“点对点”普法,增强青少年法律意识。在每年的未成年人保护宣传月、禁毒日、国家宪法日等时间节点,刘来源都会联合司法局、公安局、检察院等部门,组织“五老”志愿者和法治副校长开展“法润菜乡·德法同行”普法行动和“法治暖阳 守护青春”“春风送法进校园”等法治进校园宣讲活动,重点围绕如何预防校园欺凌与犯罪、毒品与犯罪、未成年人文身等易发高发领域,引导学生崇德尚法,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2022年,《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刘来源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工作。他第一时间面向寿光市当年新入学的幼儿园、小学一年级、初中一年级学生家长共5万多人,开展了一次大范围《家庭教育促进法》普法宣讲活动。多年来,他常常在城乡奔走宣讲,义务到学校、乡村等开办普法宣讲活动400多场,深受师生和家长欢迎。
刘来源(左四)在检察院开展家庭教育指导。(资料图)
青少年普法是关心下一代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刘来源经常受寿光市检察院邀请,对涉及违法犯罪案件的未成年人进行思想教育,以及对不履行监护责任的父母进行家庭教育指导,他发现家庭教育缺失,是造成青少年思想道德滑坡、发生不良行为乃至走向犯罪的根源。为此,2017年,他建议寿光市关工委联合妇联、民政局成立了婚姻家庭志愿者辅导中心,并招募360多名“五老”志愿者,分20个小组在婚姻登记处调解婚姻矛盾,刘来源主动担任婚姻辅导团二组组长。调解过程中,他充分发挥自身司法经验优势,积极带动身边的老同事、老朋友参加调解团,将法治思想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孝德文化深入融合,积极宣传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从法律、道德方面进行双向教育引导,大大提高了劝和成功率。
多年来,刘来源一直工作在基层关心下一代工作岗位上,与党同心,保持先进,发挥余热,奉献自己。他说:“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要用最好精神文化熏陶青少年,用最美的道德塑造青少年,用最动人的事例感动青少年,愿在有生之年‘无私奉献洒余热、情系后生育新人’。”
新派融媒体记者:刘晓杰/文图
通讯员:刘雪萍 林兴波
编辑:刘小丽
一审:韩镇 二审:刘鹏 三审:王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