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潍坊资讯
潍坊安丘:农文旅融合发展带富千村万户
2025-03-19 14:31:16 编辑:刘小丽

  新派讯 继安丘天路2020年被交通运输部评为“我家门口那条最具人气的路”之后,安丘云端梯田自驾旅游公路(安丘天路)又入选全国第一批旅游公路项目,再获国家级荣誉。

  近年来,潍坊安丘市聚力打造“齐鲁天路”(安丘段)精品旅游路线,建设提升绿色生态景观,谋划特色农业产业带,构建起产业兴、生态好、农民富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格局,“天路”成为一条名副其实的观光旅游路、绿色生态路和农民致富路。

深挖文旅资源,串起一条观光旅游路

  官庄镇凤舞山孔雀观光园内孔雀漫步。

  伴随着悠扬的哨声,一只只美丽的孔雀飞出窗口,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慢慢落到宽敞的草坪上,引起观众阵阵掌声、喝彩声。3月2日,在安丘市官庄镇凤舞山孔雀观光园,精彩的孔雀放飞表演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游客林晓丽告诉记者,“孔雀东南飞”只是一个传说,这回她亲眼看到了,并且还能近距离和它互动,心情非常激动。

  游客打卡“东方桃海”。

  春赏桃花夏摘果。在“安丘天路”沿线,不仅有庵上牌坊、公冶长书院、管宁文化园等这样的历史古迹,有小麦峪、下涝坡、五龙山、五龙湖等旅游景点,更有万亩“东方桃海”、同歌尧百合园等,在这里,农业产业转变为旅游资源,成为游客走天路驻足打卡的景点。

  据悉,“安丘天路”沿线串联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2处、国家级休闲观光牧场1处、国家森林康养基地1处、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5处。近年来,安丘市充分挖掘沿途各镇的乡村文化与民俗特色,整合资源,打造出一条独具特色、主题鲜明的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并通过举办桃花节、大桃丰收节等系列活动,做火“赏桃花、采摘游、品美食”的乡村旅游品牌。周末假日,游客来这里,一路行、一路赏、一路玩,走天路,寻找心中的诗与远方。

  粗略估算,“安丘天路”年接待省内外游客近100万人次,拉动消费5亿元,天路成为当地旅游的亮丽名片。

  “2025年,我们将对齐鲁天路安丘段进行建设提升,聚焦文旅消费升级,深挖特色资源,做好融合文章,抓好Gcamp营地二期、获鹿山谷康养酒店、柘山蜜薯主题公园等10个重点产业项目以及齐鲁天路自驾游、潍坊自行车挑战赛、管宁文化交流、万亩桃花笑春风等11项市场推介活动,高规格布局打造齐鲁天路安丘段旅游产业发展新格局。”安丘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李建利介绍。

追逐新绿底色,铺开一条绿色生态路

  “安丘天路”郚山段。通讯员 于洪涛 摄

  行驶在“齐鲁天路”安丘段,两侧群山连绵,路边是错落有致的梯田,肥沃的土地上随山势绵延的光伏板,聚成波光粼粼的“蓝色海洋”。不远处的山顶上,巨大的风车转动着叶片,源源不断输送“绿电”。天路、风车、光伏板,梯田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构筑起一幅壮美的生态画卷。

  “天路是一条蜿蜒曲折的生态景观带,沿途的留山是全国唯一的具有古火山风貌的国家森林公园,动植被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到90%以上,是天然的森林氧吧。”安丘市交通工程服务中心主任房日宝说。

  “天路”的“绿”不止在景观上。安丘市本着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推行农林废弃物能源化、产业化、资源化利用新模式,让废弃物变新资源,涵养绿色生态底色。

  “自从换上这个炉子,满屋子暖和,还能用来烧水做饭,卫生又省钱。”辉渠镇葛家滩村村民王金升说。

  王金升所用的生物质燃料来自于位于天路辉渠段的马王芳凤新能源科技公司。这家公司将树枝、秸秆等农林废弃物加工成生物质环保燃料,可代替电、煤等,其热利用率达98%以上。

  近年来,安丘市本着“宜气则气、宜电则电、生物质互补”的原则,大力培育绿色能源产业,多元化推进清洁能源供暖,有效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绿色发展。

  此外,“安丘天路”沿线分布的光伏、风电、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达308兆瓦,年节约标煤140余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70多万吨。通过空气源、生物质热电联产、地热能、工业余热等清洁取暖方式为4000多户居民供暖,总供暖面积超30万平方米。

培育特色产业,拓宽一条带民致富路

  “安丘天路”沿途收获谷穗。

  “安丘天路”沿线既有梯田等特色农业景观,又遍布小米、樱桃、草莓、蜜薯等特色农产品,是农业资源富集带和特色农品产出带。收获季节行走天路,感受一路瓜果飘香的丰盈和富足,真是惬意十足。

  夏日大桃丰收。

  “周边村里道路自从接入天路,客商可以直接进入田间地头,小米、樱桃、大桃等当地特色农产品第一时间装车卖出,京东、顺丰等物流也在村里设点,让价格更优、品质更鲜。”房日宝说,天路给周边带来了惊喜变化。

  一条路,改变了山区群众的生活方式,引领群众奔向致富增收好日子。辉渠镇小麦峪村,地处山区,曾经是一个封闭的小山村,以前靠山吃饭,村民收入有限,“齐鲁天路”安丘段开通后,村里从传统的农业种植开始转向旅游业,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吃起“旅游饭”。目前村里建起数十处农家乐,可同时接待近100人住宿、400人就餐。以小麦峪农家小院饭馆为例,盛夏时节,这里潺潺的流水赛江南,引来了大批游客前来消夏观光,饭馆天天爆满,生意兴隆。

  游客雨中打卡同歌尧百合园。

  “安丘天路”沿线乡镇依托自然条件,发展特色种养产业,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架起了“绿水青山”通向“金山银山”的桥梁。

  郚山镇培育软枣猕猴桃等特色农产品,引进柳墅民宿等现代都市农业综合体项目,发展合力牧场观光旅游、农场采摘等旅游项目,引导特色农业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柘山镇依托山区土壤、环境等自然优势,推广种植烟薯25、西瓜红等优质蜜薯品种,2024年全镇发展优质蜜薯达3.5万亩,帮助种植户增加收入8500多万元,蜜薯成为当地富农产业。官庄、辉渠两镇发挥传统优势发展大桃产业,大桃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与此同时,安丘市规划建设客货邮融合村级站点65个,推进10条“客货邮”融合发展试点线路,农村客运与快递企业优势互补,畅通特色农品“出山路”,越来越多安丘特色农产品通过快递电商销往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

新派融媒体记者:王玉芳/文

图片均为资料图

通讯员:单娜

编辑:刘小丽 王叶妮

一审:韩镇 二审:刘鹏 三审:王志刚

新派新闻
新闻热线:2998776
版权所有 © 潍坊市融媒体中心
鲁ICP备09021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