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讯 近年来,潍坊市生态环境局滨海分局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以绿为笔,以水为卷,以更高标准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努力描绘一幅高质量发展的生态美景。
以项目建设为抓手
潍坊市生态环境局滨海分局深入推进总投资74.62亿元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项目建设,包括5个子项目15项重点工程建设,成立15个工程推进实施专班,累计申请到位资金8.49亿元,4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完成绿色化工园污水处理厂工程建设,正在进行调试,旅游度假区盐碱地生态治理产业融合工程已改良盐碱地约3000亩,完成海水淡化综合利用工程前置蓄水池开挖工作。统筹安全与环保,投资3.2亿元,实施旅游度假区沿海防护堤生态化改造工程,在密集风暴潮来临前,抢抓施工黄金期,安全、高质量完成了护面维修、挡浪墙加固、倒滤层修复等工程,2024年已有效抵御了6次风暴潮侵袭。
以生态“增绿”为统筹
潍坊市生态环境局滨海分局先后投资40多亿元开展弥河、丹河防洪治理,完成围滩河等“三河两带”综合生态治理工程;依托水环境生态修复、水质生态净化等技术,形成“再生水景观河道复合生物+生态湿地净化系统”修复模式,改善治理河湖海湿地8.6万公顷。其中,沿海滩涂11134公顷、内陆滩涂482公顷、河流水面4101公顷、水库水面203公顷、坑塘水面594公顷、沟渠1512公顷。通过技术攻关,采取物理改良、生物改良、“以养代建”等方式,3年内全区新增绿化面积7万亩。目前,滨海区林地总面积3302公顷,森林面积1414.62公顷,草地总面积5319公顷,湿地总面积18025公顷,植被覆盖率由2010年的不到10%提升到35.6%。
以技术创新为引领
为解决滨海区土壤含盐量高、强盐渍化程度高、绿化成本较高等“三高”问题,充分发挥柽柳特别是盐松抗盐碱性强、快速成林、维护成本低的优势,潍坊市生态环境局滨海分局创新开启“柽柳大绿化”模式,累计实施了“南红北柳”生态工程、滨海湿地修复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国际风筝放飞场盐松生态种植区等一批立体式绿化生态修复工程。累计种植柽柳约2万亩,其中灌木柽柳约1.2万亩,乔木型柽柳——盐松种植约8000亩;建成沿海防护林带20余公里、1万余亩,绿化带4000余亩、湿地生态修复约6000余亩。开创“柽柳+肉苁蓉”的林下种植新模式,建立适于潍坊滨海柽柳接种和栽培肉苁蓉的技术体系,创建中医药(肉苁蓉)产业示范园1座,引进3家种植主体,已播种肉苁蓉5000余亩,亩产量在1200斤左右,鲜品亩产值万元以上,发展前景广阔且具有可持续性。
新派融媒体记者:孙艺丛/文
图片为资料图
编辑:刘小丽 王叶妮
一审:韩镇 二审:刘鹏 三审:王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