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潍坊,要先读懂一棵国槐
□新派特约评论员 边永捷
我国的众多城市如林般矗立,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名片。提起潍坊,很多人会想到风筝和那片飞舞在天空的诗意。但如果你愿意走近些,细细品味,就会发现这座城市的性格,更像它的市树国槐:不显山露水,却处处透着坚韧与从容,诠释着根深叶茂、多元共生的成长方式。
根系深扎,枝繁而叶茂。
国槐的生命力,在于它耐得了贫瘠,抗得住盐碱,在哪里都能扎下根去。潍坊亦是如此,它的文化底蕴厚实而多元。这里是“世界风筝都”,也是“金石之都”;既有杨家埠年画的热闹鲜活,也有龙兴寺的沉静庄严;这里能放飞翱翔天际的想象,也能沉下心来打磨手艺。这种不偏不倚的底蕴,就像国槐深扎的根系,稳稳托举着整座城市。
一树成荫,花叶皆有用。
一棵长大的国槐,春天添新绿,夏天送清凉,槐花可入药,根系能固土。潍坊的产业格局,也有着类似的踏实与周全。它是“动力之城”,潍柴的发动机轰鸣着中国制造的底气;寿光的蔬菜清甜饱满,装点着千家万户的一日三餐。潍坊没有追求单一的光环,在多个领域默默踏实耕耘,既服务生活,也贡献家国。
老枝新芽,傲然于岁月。
国槐的生长总是从容不迫,却能不断焕发新生。潍坊的发展,同样遵循这样的节奏。它珍视并坚守制造业的根基和工匠精神,不盲目追风;为传统注入新意,给风筝装上LED灯,让它在夜空绽放;为蔬菜大棚接入物联网,实现智慧种植;在动力领域不断突破,让“中国心”跳动得更有力。
国槐没有松柏的孤高,也没有杨柳的摇曳,它只是默默地站在那里,经年累月地奉献着阴凉与生机。潍坊也是如此,在工业与农业、传统与现代、务实与浪漫之间,找到了一种让人安心的平衡。
槐荫下的潍坊,正以它扎实的根基、多面的能力和持续生长的智慧,默默书写着自己的答案:真正的强大,往往来自于身后的根基和从容的成长。
编辑:陈晓芳 张兴红
一审:姜健 李敬友
二审:孙瑞永
三审:管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