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协同 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新派融媒体评论员 孙瑞荣
9月16日,2025先进技术成果转化山东行(潍坊)暨重点高校校地合作对接交流会成功举办。在此次大会上,348项山东省标志性产业链企业技术需求和潍坊“9+3+N”产业链技术需求集中发布。这一张张清晰的“需求清单”,不仅精准呈现了地方产业发展的迫切诉求,更凸显出高校智力资源与地方产业需求深度融合的巨大潜力,为校地协同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高校是科技创新的“策源地”,地方是产业发展的“主战场”。此次大会通过搭建高效对接平台,打通了从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到成果转化、产业化应用的“全链接通道”,让高校的智力优势与企业的市场优势无缝衔接,既为高校科研提供了“实践靶场”,也为企业技术升级提供了“智力支撑”,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值得一提的是,在对接交流过程中,全国重点高校的专家学者主动走进潍坊企业一线,深入车间了解生产难题,精准匹配创新方案,真正践行了“带着成果来,奔着问题去”的协同理念。
创新驱动的核心在于人才驱动,而校地协同能否走深走实,关键在于能否以人才为纽带,构建起产才互促的良好生态。此次交流会始终将人才置于创新发展的“C位”,向全国高层次人才团队发出诚挚邀请,鼓励有能力、有想法的人才“揭榜出征”,在潍坊广阔的产业舞台上施展才华、实现价值。同时,潍坊积极搭建青年人才成长平台,通过设立青年科学家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载体,为青年人才打造了阶梯式的“成长通道”。这种“以产聚才、以才兴产”的良性循环,不仅持续优化了潍坊的人才生态,更让各类人才成为潍坊长远发展的宝贵战略资源。
校地合作的最终落脚点,始终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当前,潍坊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的需求尤为迫切。此次交流会上,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让潍坊与高校之间建立起更加紧密的联系和信任,为后续的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各方达成的合作共识,不仅能促进资金、技术等资源的优化配置,且能形成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良好生态。
此次大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潍坊在构建“高校+企业+政府”协同创新格局上取得实质性突破。站在新的起点上,潍坊将进一步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强化金融赋能,健全利益共享机制,推动校地合作向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拓展,为潍坊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编辑:聂臻臻 张兴红
一审:姜健 李敬友
二审:孙瑞永
三审:管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