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派锐评
新派锐评 | 景区别让“在线预约”将老年人拒之门外
2025-09-16 14:26:51 编辑:陈晓芳

景区别让“在线预约”将老年人拒之门外

新派融媒体评论员 于哲


  据《法治日报》报道,一景区售票处前的空地上竖立着一块一米多高的购票二维码展板,喇叭里循环提示游客线上购票,一名老年人因没有提前线上购票只能无奈离开……近年来,许多热门景区纷纷实行线上预约购票,游客通过公众号、小程序、平台等线上渠道即可完成预约购票,极大方便了群众旅游、出行。而老年人是否会使用线上预约购票功能、在使用时存在哪些困难等,成为社会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线上预约购票本应是便民之举,却因忽视老年群体需求而演变为“数字鸿沟”的困境。部分景区为降低运营成本,全面取消线下窗口、推行线上预约和购票,将购票流程捆绑于复杂的小程序与公众号之中,页面设计也复杂难用,密密麻麻的小字、层层叠叠的选项、繁琐的实名认证,对年轻人尚显繁琐的操作,对视力衰退、数字技能薄弱的老年人而言无异于“技术迷宫”,许多老年人站在景区门口望“码”兴叹。
  问题的根源,在于政策执行与人文关怀的双重缺位。我国相关规定明确,景区应提供适老化服务。例如,根据旅游法规定,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等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享受便利和优惠。今年5月,民政部等1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老年人社会参与 推动实现老有所为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提升旅游服务设施适老化水平。然而,部分景区却将“线上化”异化为“免责牌”,以“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为由,对政策要求“选择性忽视”。这种功利思维,既违背法律精神,更暴露公共服务普惠性的严重短板,当技术门槛被转嫁为老年人的出行难题,所谓“智慧旅游”不过是悬浮于表面的技术炫耀。
  破解困局,需以政策刚性筑牢底线,以人文温度填补裂缝。对此,相关部门应出台细则,明确景区保留人工窗口比例、线下票量配额等硬性指标,将适老化服务从“倡导”变为“强制”。各景区也应针对老年群体特点,线上预约开发大字版界面、简化流程、增设语音引导,降低操作门槛;线下则配备专人辅导,让老年人能顺畅完成扫码或人工购票。
  技术进步本应弥合鸿沟,而非制造隔阂。唯有以法治护航权益,以温度重塑流程,才能不再让老年人受困于“数字鸿沟”。我们期待,每一位银发游客都能在便捷与尊重中,享受山水人文之美,而非被冰冷的线上购票程序拒之门外。


编辑:陈晓芳 王洁钰

一审:姜健 李敬友

二审:孙瑞永

三审:管延会

新派新闻
新闻热线:2998776
版权所有 © 潍坊市融媒体中心
鲁ICP备09021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