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派锐评
新派锐评 | 让违法刻划者成为“过街老鼠”
2025-08-27 10:24:12 编辑:朱明洁

让违法刻划者成为“过街老鼠”

□新派融媒体评论员 赵春晖

  据极目新闻报道,近日,有游客拍下在北京八达岭长城景区检票口见到的一幕,只见电子大屏上滚动播放着今年5月五名游客在长城刻划的违法行为,上述游客均被公安机关处以5日拘留并处200元罚款。不少网友对这样的公示称赞,认为这是对违法行为的一种有效警示。

  长城以其雄伟的景观、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而著称于世,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是宝贵的世界文化遗产,一旦被刻划、破坏,不仅影响其他游客游览体验,更会对文物本体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修复难度极大。
  近年来,对长城的保护早已深入人心,但依旧有部分游客管不住自己的手,把文明和法律抛之脑后,肆意在长城上刻划,如果得不到及时惩治,也会有人效尤。我国《长城保护条例》明确禁止在长城上刻划、涂污;《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还对刻划、涂污、故意损坏文物等行为规定了相应的罚则。
  此次,八达岭长城景区将这些违法者的部分信息在检票口的电子大屏上滚动公示,在法律惩戒的基础上更进了一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警示教育意义,是对文明旅游理念的有力宣导,有利于维护景区秩序、保护文物古迹,对于引导广大游客自觉抵制违法行为,共同保护好珍贵的文化遗产,推动形成不敢违、不能违、不想违的文明旅游生态,有着现实而深远的意义,值得借鉴、推广。
  当然,治理乱刻乱划现象,单靠“罚款+行政拘留+公示”这些举措并不够,需要坚持依法惩戒和文明宣导相结合,更需要游客主动绷紧文明弦。
  景区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多部门联动监管惩戒、设立黑名单限制入景区旅游等方式进行有力震慑;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开展“沉浸式教育”,让游客在虚拟空间中体验文物修复的艰辛和不易。此外,应该通过多种渠道加大普法宣传,加强对广大游客的文明自律教育,促使广大游客养成文明出游的良好习惯。社会舆论应旗帜鲜明地表达对破坏文物的零容忍态度,唯有让“刻字是耻”成为全民共识,对任何形式的破坏文物“人人喊打”,才能让文物得到更好保护。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者,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文物上刻划之前,不妨先想想,自己的留名,会不会留下“骂名”?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愿每一位游客都能切实增强珍爱之心、尊崇之心、责任之心,做好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让文化遗产永续焕发光彩。

编辑:朱明洁 王洁钰

一审:姜健 李敬友

二审:孙瑞永

三审:管延会



新派新闻
新闻热线:2998776
版权所有 © 潍坊市融媒体中心
鲁ICP备09021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