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派锐评
新派锐评 | 简约为“尚” 合力推动商品“轻装上阵”
2025-08-12 10:42:13 编辑:朱明洁

简约为“尚” 

合力推动商品“轻装上阵”

□新派融媒体评论员 赵春晖


  据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报道,商品过度包装治理事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事关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前不久,中国消费者协会联合中国包装联合会、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中国快递协会、中国酒业协会、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向全社会发出倡议,反对商品过度包装,推动绿色文明消费。

  花钱买商品,却被过度包装“蒙蔽”。不少消费者有过“剥洋葱式”的开盒体验,包装拆了一层又一层,就像拆不完的“套娃”。商品包装追求高端、奢华,看似精美,实则无用,令消费者备受困扰。
  过度包装是消费市场的沉疴宿疾,商家沉迷于过度包装,本质无非“利益”二字。用奢华材质给商品包装,是为更好地掏消费者的腰包,对商品本身品质的提升没啥作用。再豪华的包装,当拆开的那一刻,就变成了“废品”,不仅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更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背道而驰,还违背了绿色环保低碳的消费理念,同时扭曲了消费本质,助长了奢靡之风。
  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大对商品过度包装的治理力度,出台了一系列强制性国家标准,加强线上线下常态化监管执法,在重要节日前后开展专项整治,治理成效显著。但也要认识到,根治商品过度包装顽疾很难“毕其功于一役”,既要进一步完善“对症下药”的国家标准与规定,还需要政府、企业、消费者和社会各界齐抓共管、久久为功。
  经营者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履行好社会责任,从自身做起,坚决杜绝过度包装;遵循简约适度、绿色低碳原则,立足产品性状形态,从美学设计方面改善商品包装,以创新创意点亮产品特色。国家有关部门应创新监管手段,依法依规开展检查,用严管重罚给过度包装现象“降降温”;鼓励和引导企业开发更加绿色环保的包装方式,让包装实现轻量化、可循环。行业协会等有关组织要发挥带头和纽带作用,加强监督,推动上下游企业形成自觉抵制商品过度包装的良好氛围。
  绿色是一种理念,节约是一种责任。过度包装现象屡禁不止,还和“面子消费”脱不开关系。消费者要树立科学理性的消费观念,把品质和实用性摆在首位,主动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要积极参与对过度包装的监督,发现相关浪费行为时,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编辑:朱明洁 赵越

一审:姜健 李敬友

二审:孙瑞永

三审:管延会

新派新闻
新闻热线:2998776
版权所有 © 潍坊市融媒体中心
鲁ICP备09021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