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派锐评
新派锐评 | 抵制身材焦虑 尺码不能定义美
2025-07-16 11:15:26 编辑:韩佳

抵制身材焦虑

尺码不能定义美

□新派融媒体评论员 薛静


  据《半月谈》报道,“体重没变,衣服尺码却越穿越大。肩宽变窄、腰围收细、裙长短了一大截。”来自北京的张女士在商场买衣服时,一个劲儿地感慨。近年来,“成人女装尺码越来越小”的讨论频频登上热搜话题。不少女性消费者表示,尺码“缩水”给自己日常选购衣物增添诸多不便,甚至无端遭受身材歧视。

  明明身材没变,买衣服时尺码却要从“S”换成“XL”;买条号称“均码”的牛仔裤,结果连脚脖子都塞不进去;打开网红直播间,全是体重只有80斤的主播在卖力吆喝……女装尺码的乱象,让人忍不住想问一问:大街上的女性高矮胖瘦各有各的特点,怎么女装倒是千篇一律往小了做,甚至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女装尺码不断“缩水”,细究背后原因,离不了“白幼瘦”离谱审美的作祟和商家的推波助澜。打开网络平台,到处都是瘦比麻杆的明星网红,到处都是“A4腰”“漫画腿”“直角肩”的宣传,仿佛只有瘦成一张纸片才配得上“美”。为了迎合这股风潮,也为了降低成本,商家纷纷把女装尺码做小,并通过营销明晃晃地告诉女性消费者:衣服越小,时尚感越强。

  可是,普通女性又不是为镜头而生,正常生活条件下,哪能各个都塞进巴掌大的衣服里?有些女性为了好看,不顾身体健康过度减肥,即便能穿上小号衣服,但牺牲健康换来的纤瘦,就是真的“美丽”吗?

  服装产业发展到今天,早已成为时尚的外在表达形式之一。服装的确有偏好,很多人也通过服装表达个性,这就促使商家不断创新,推出更多新颖的衣服。但是,不在布料、款式等方面下功夫,反而在尺码上动手脚,这算哪门子创新?

  想要改变尺码乱象,需要社会共同发力。行业应及时更新服装号型标准,让商家制作衣服有规可循。有关部门要加强对虚标尺码、恶意制造焦虑等行为的监管,引导社会树立正确的审美观,鼓励消费者勇敢对不合理尺码说“不”。

  所谓“标准身材”“标准尺码”,不过是人为设定的刻板标签。人的审美从来都不是“小码即正义”,美从不体现在尺码标签上,而在健康与自信的光芒里。下次,再遇到那些小得离谱的女装,咱消费者大可潇洒转身,别被畸形审美和营销套路牵着鼻子走。毕竟,衣服是为人服务的,不是用来制造焦虑的,与其在试衣间焦虑叹息,不如以平和心态接纳真实的自己,在自信与从容中绽放光彩。


编辑:韩佳 孙锦 宫海娜

一审:姜健 李敬友

二审:孙瑞永

三审:管延会

新派新闻
新闻热线:2998776
版权所有 © 潍坊市融媒体中心
鲁ICP备09021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