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任由“认证贴纸”招摇撞骗
□新派融媒体评论员 邵光耀
据《北京日报》报道,近日,民航局发布“充电宝新规”后,多个网络平台售卖“3C”贴纸、“3C”印章,引发广泛关注。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还有大量其他认证标志贴纸也在网上售卖,中国环境标志、绿色食品标志、中国能效标识等贴纸在多个网络平台上均有销售,部分商家的贴纸销量达1万多单。
认证标志,是经权威机构审核后颁发的专用符号、图案或文字组合,是消费者安全、信任和权益的保障。
一个中国环境标志贴纸只需0.1元,一版90贴的绿色食品标志贴纸只需几元,部分商家的贴纸销量达1万多单……认证标志作为对产品质量或者效能的专有认证,因具有权威性、可靠性,被消费者作为判断产品是否合格的重要依据。但这些需要经过相关部门、专业机构严格检测或审核才能获得的认证标志,在网络上竟然能堂而皇之地被廉价售卖。
根据报道,这些认证标志贴纸让一些不合格或者废旧淘汰产品,摇身一变成为“合格”商品,在市场上畅通无阻。倘若任那些似是而非的“假认证”大行其道,侵害的不仅仅是一两个消费者,而是对整个行业生态秩序的扰乱。
认证标志贴纸为何能在网络平台上售卖?一方面是监管难。不少商家对搜索关键词进行模糊处理,商品链接不会出现“认证标志”字样,导致网购平台因技术限制或者工作量巨大而无法进行封禁。即使被举报封禁后,商家们也可以通过换个“马甲”、重置关键词而重新上架,几乎无任何影响。另一方面就是追责慢。一些网络平台存在消费者不投诉就不下架的情况,甚至为不打击商家卖货积极性,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商家没有相应严厉处罚或者封禁机制,导致商家有恃无恐。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自行制作与国家认证标志相同或近似的标志,属于伪造、变造认证标志的违法行为。相关平台应该进一步升级监管技术,优化监测算法,提高复杂隐蔽信息的甄别能力,对售卖认证标志贴纸的卖家实施店铺或者身份封禁;同时,重视消费者投诉举报,认真分析总结投诉集中的产品,拿出解决问题的诚意,而不是和稀泥。市场监管部门也绝不能在监管中缺位,应该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这种违规违法行为。消费者也要增强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主动通过官方渠道查验产品认证信息,拒绝购买和使用无认证或“贴牌”商品。
编辑:平小娜 赵越
一审:姜健 李敬友
二审:孙瑞永
三审:管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