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派锐评
新派锐评 | 全“菌”覆没 再富的山也经不起掠夺式采摘
2025-07-07 11:05:46 编辑:平小娜

全“菌”覆没

再富的山也经不起掠夺式采摘

□新派融媒体评论员 薛静

  据上游新闻报道,“苍山脚下都快被捡菌子的薅秃了。”近日,多位来自云南大理的网友以及菌类科普博主向记者反映,近几年火爆的“摘菌子体验”商业活动今年暑假又吸引了大量游客,对苍山的生态带来严重负面影响。7月1日,苍山有关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表示,未经审批备案进入自然保护区“采菌”的行为是违规行为,工作人员每天都在巡查巡护,发现会进行制止和管理。

  最近几年,到云南吃菌子成了热门。异常鲜美的菌菇不仅让人大饱口福,也助长了人们进山采菌子的热情。采菌子不是稀奇事,当地居民每逢菌子产出季都会进山采摘,但是无序过度采摘就有问题了。据报道,最近大量游客涌入云南大理苍山,对当地野生菌实施掠夺式采摘,“苍山脚下都快被捡菌子的薅秃了”。

  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打开社交平台,“采菌子”话题浏览量高达2000万次,众多网友分享了自己在苍山采菌的收获,“爆筐”字眼刺激了更多人前去打卡。当地的“野生向导”也嗅到了商机,纷纷发帖招揽游客。在流量的推波助澜之下,如今距离大理古城比较近的几座山坡上,几乎找不到菌子了。而且,由于上山的人数量多且无正规引导,就连虎舌兰、水晶兰等受保护的植物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给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影响。

  其实菌菇生长速度并不慢,正常采摘的话并不会造成明显的生态问题。但如果是游客大量涌入、扫荡式采摘,不管多富的山,也承受不住这种“流量”。更令人愤怒的是,很多游客采摘不是为了吃,而是纯粹为了好看,拍完照就把菌子扔掉,问起来就说“不认识、不敢吃”。既然如此,何必非要采呢?拍照打卡难道比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还重要吗?人性的自私自利在此刻暴露无遗。

  庆幸的是,当地目前已经采取了工作人员巡护、值守等措施,制止了更多人盲目进入苍山的行为。但是,由于苍山面积广、山林地势复杂,仅凭工作人员很难完全杜绝游客无序进山采摘。这就需要进一步细化管理措施,加强对游客文明出游的宣传引导,严厉打击违规“野导游”,持续规范经营行为。另一方面,平台也不能无所作为,对这种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宣传的内容应及时进行清理,并增加显著提示,科普正确的科学知识。

  作为一名游客,亲近自然、体验自然是好事,多一点文明意识,多一点对自然的尊重与爱护,远比破坏环境换取几次点赞、几条评论更为重要。克制内心的贪婪,与野生动植物保持距离,把安静与自由还给它们,这既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也是文明旅游的应有之义。


编辑:平小娜 赵越

一审:姜健 李敬友

二审:孙瑞永

三审:管延会

新派新闻
新闻热线:2998776
版权所有 © 潍坊市融媒体中心
鲁ICP备09021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