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派锐评
新派锐评 | 别再“消费”韦东奕 请停止流量霸凌
2025-07-02 14:38:05 编辑:韩佳

别再“消费”韦东奕

请停止流量霸凌

□新派融媒体评论员 宋玉璐

  据半月谈微信公众号报道,近日,北京大学助理教授韦东奕食堂就餐遭多人轮番拍摄的视频引发社会高度关注,“贴脸拍摄”“围堵跟拍”等侵扰行为引发媒体与网民强烈谴责。针对近期自媒体跟拍盯拍、恶意蹭热行为,北京市网信部门第一时间开展核查,督导属地网站平台全面排查、分类处置,坚决铲除无底线博流量土壤。

  从最初对韦东奕学术成就的敬佩与赞扬,到如今“贴脸拍摄”“围堵跟拍”,甚至出现大量假冒账号恶意营销,这场舆论风向的转变令人唏嘘。

  韦东奕是数学领域的天才,他醉心学术,专注科研,为数学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公众应当尊重他的学术追求,为其营造一个安静的科研环境。然而,一些自媒体却为了博眼球、吸引流量,毫无底线地对他进行跟拍盯拍、恶意蹭热,不仅严重干扰了他的正常生活,也破坏了学术应有的宁静氛围。

  北京市网信部门及时出手,无疑给这股不良风气敲响了警钟。目前累计清理违规账号超5000个,集中清理盯拍蹭热等信息4699条,关停违规直播间32个,对740个实施恶意拍摄、歪曲解读的自媒体账号采取禁言、限制营利、关闭等处置措施,都彰显出此次整治力度之大、态度之坚定。这不仅是对韦东奕个人权益的保护,更是对网络生态的净化,传递出了坚决打击无底线博流量行为的明确信号。

  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流量至上”的观念让一部分自媒体迷失了方向,肆意炒作、神化所谓“天才”,将在数学领域颇具造诣的韦东奕冠以“韦神”之名;又为了获取流量,不惜侵犯其隐私,骚扰其生活,毫无边界感,丧失了道德底线。但流量不是肆意妄为的通行证,博眼球也不能成为突破法律和道德边界的理由,真正有价值的是知识的传播、正能量的弘扬,绝非毫无底线的炒作。

  “韦神”事件也提醒我们,要持续加强对自媒体的监管,完善长效管理机制,线上线下一体打击违规行为。同时,广大网民也应提高辨别能力,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让我们把目光重新聚焦到韦东奕的学术成就上,尊重他的选择,守护他的宁静,让他能够心无旁骛地在数学的世界里继续畅意探索,创造更多学术成果。

编辑:韩佳 王洁钰 李丽雪

一审:姜健 李敬友

二审:孙瑞永

三审:管延会

新派新闻
新闻热线:2998776
版权所有 © 潍坊市融媒体中心
鲁ICP备09021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