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派锐评
新派锐评丨“出圈”别“出格” 文旅宣传应重效果而非“笑果”
2025-05-08 11:20:07 编辑:冯淑杰

“出圈”别“出格”

文旅宣传应重效果而非“笑果”

□新派融媒体评论员 宋玉璐


  据《人民日报》报道,在文旅推介中,不乏剑走偏锋者,从俊男靓女的媚俗化表演,到搞怪扮丑的庸俗化套路,再到肤浅浮夸的娱乐化宣传,画风逐渐走偏、举止愈加出格。这不仅有损党员、干部形象,也影响大家对当地的观感,偏离了文旅推介的初衷。 

  扮古风、秀双语、展才艺……在文旅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文旅推介成为展示地方魅力、吸引游客的重要手段。众多干部积极参与其中,不少尝试“叫好”又“叫座”。

  但是纵观近期引发争议的文旅宣传,不难发现,有些所谓的“创意”短视频,把“土味”当特色,把“审丑”当创新。看似“接地气”,实则刻意设计的“辣眼睛”情节,不仅未能展现当地最具特色的风土人情,反而还会引起外地游客的反感,起到反向宣传效果。

  基层干部作为地方发展的引领者和服务者,其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当地形象。他们走进田间地头,融入文旅场景,为地方发展“站台吆喝”,是打造“接地气”政府形象的尝试。但“出圈”不能“出格”,那些真正“出圈”的文旅宣传,都是以优秀文化为内核,以创意为桥梁。此前新疆“网红局长”贺娇龙策马雪原的镜头之所以震撼人心,是因为画面中展现了边疆的辽阔与豪迈;沈阳文旅干部彭勃用英语与东北话切换的推介,能圈粉无数,是因为展现了城市开放包容的气质。这些都说明,真正的创新不是浮于表面的虚伪表演,而是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的精髓,再赋予其时代精神的内涵,展现出诗情画意的美景、烟火气满满的人情味。

  文旅宣传是展示地方形象、吸引游客的重要窗口。现如今,地方文旅宣传硝烟渐起,要想既抓住流量又留住口碑,真正的战场不是镜头前的“表演赛”,而在山水间的“持久战”。干部亲自下场带动文旅发展本是件好事,但不能一味卷入流量的纷争之中。短期的“网红”效应只是昙花一现,过度追求形式而忽视内涵并不可取。

  当各地文旅部门把精力用在挖掘文化底蕴、提升服务品质上时就会发现,最吸引人的宣传语就在青石板街的光影中,在非遗传承人的巧手间,在细致周到的服务里。只有让风景与人文互相融合、同频共振,才能在时代浪潮中站稳脚跟,让文旅魅力突破流量周期,恒久绽放光彩。


编辑:冯淑杰 张兴红 贾春毅

一审:姜健 李敬友

二审:孙瑞永

三审:王桂林

新派新闻
新闻热线:2998776
版权所有 © 潍坊市融媒体中心
鲁ICP备09021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