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锐评
锐评丨别让夜校成为“野校”
2024-12-16 17:18:22 编辑:韩佳 冯媛媛 姜健 薛静

别让夜校成为“野校”

新派融媒体评论员 薛静

据《工人日报》报道,“白天上班、晚上学艺”,近来,全国多地的夜校火热“出圈”,凭借超低的价格、丰富的课程,成为不少年轻务工者利用“夜”余时间为自己“充电”的不二选择。然而,记者走访发现,夜校火爆的同时,也衍生出课程收费乱、内容质量不高、学员难维权等乱象。相关夜校工作人员建议,选择夜校一定要谨慎辨别,理性选择,避免上当。

夜幕下,灯火通明,大家围坐在一起,或者分享读书体验,或者提升英语口语,或者近距离感触传统文化的魅力……这就是眼下火爆全国的夜校场景,“白天上班,晚上上进”已经成为众多年轻人的新追求。

夜校,一个曾经代表一个时代的字眼。多少求知若渴的年轻人借由夜校成功“扫盲”,成为新一代的社会建设者。如今,夜校为何再次热了起来?

      首先是超高的性价比。事实上,很多城市都推出了官方激励政策,夜校大都具有很强的公益属性,要么完全免费,要么收费较低,课程也是五花八门。其次是契合了当下人们的精神需要。回归熟悉的课堂,没有考试的压力,全凭兴趣使然,给了上班族“换换脑子”“洗洗班味”的机会。既学到了实际本领,也交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可谓一举多得。夜校持续火热,有助于推动社会形成持续学习的氛围,提升劳动者素质,增强青年就业竞争力,激发城市活力与创新力。

  “一课难求”的热潮下,也免不了“泥沙俱下”。由于公益性夜校不够,一些营利性的夜校也就应运而生。有些机构浑水摸鱼,打着夜校的旗号招生,实际上却是套路满满的“野校”。要么师资力量差,随便拉了几个人就敢开课;要么收费高,上不了几节课就要求续高昂费用;要么连正规上课场地都没有,报名容易退款难……社会力量加入夜校共同助力年轻人提升自我,本是好事,但“野校”行径难免伤了好学之人的心,也给正规夜校抹了黑。

  避免“野校”损害夜校声誉,需要有关部门积极介入。通过加强监管、引导市场竞争、严格资质审核、定期培训与考核、优化课程设计、引入第三方评估、加强信息公开和建立学员反馈机制等措施,有效解决夜校背后的课程收费、教学内容、师资标准等相关问题,发布“白名单”“黑名单”,让社会各界了解哪家是正规夜校、哪家不能报名。对于一些存在虚假宣传甚至欺骗群众的“野校”,应及时予以处罚,避免更多人上当受骗。同时,通过畅通举报渠道等方式,鼓励群众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我权益。

  几十年前,从夜校点起的知识启蒙之灯,鼓励无数年轻人勇敢走上新的人生道路。几十年后的今天,期待各方共同努力,爱护好这盏闪耀了多年的灯火,照亮更多当代青年的前行之路。

编辑:韩佳

一审:韩佳 二审:冯媛媛 三审:姜健



新派新闻
新闻热线:2998776
版权所有 © 潍坊市融媒体中心
鲁ICP备09021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