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锐评
锐评丨“第三方测评”要经得起全社会测评
2024-12-11 16:27:44 编辑:平小娜

“第三方测评”要经得起全社会测评

新派融媒体评论员 于哲

据新华社报道,江苏陈女士在观看一名拥有200万粉丝的测评博主的视频后,购买了一条连衣裙。没想到,收到的衣服与视频展示的严重不符。近来,测评市场走热;与此同时,一些本该帮助消费者“避坑”的测评,却演变成消费陷阱。不久前,中消协提醒消费者理性辨识“第三方测评”信息。

  “30万元以内家用汽车该如何选”“5款热销羽绒服拆解测评”“儿童洗发水测评排行榜”……近年来,“第三方测评”借助网络直播、短视频等方式快速“出圈”,许多测评经营主体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对某一类产品进行比较分析,为消费者“避坑”提供了更多参考依据。随着“第三方测评”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几乎涵盖了人们日常消费的方方面面,贴合了当今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

  另一方面,日益火爆的各类“第三方测评”,绝大多数是由未取得国家检验检测资质认定的组织或个人进行,所采取的测评方法和标准五花八门,测评质量参差不齐,不科学、不公正、不客观的“第三方测评”对健康的市场秩序造成严重干扰。

  中国消费者协会相关调查数据分析显示,相当数量的“第三方测评”,立场并不公正。甚至部分所谓的“零充值、真测评”的“第三方测评”,其背后与品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涉嫌“以商养测”及“以测养商”的现象屡见不鲜,把测评做成了一门灰色生意,这如何对得起消费者的信任?

  任由“第三方测评”在无序状态下野蛮生长,不仅会误导消费者,也会侵害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这就需要监管部门、平台方以及消费者等多方主体协同发力。首先,要健全管理制度,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强化对于测评人员的审核,推进实名制与商品信息认证,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同时,各网络平台要积极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对测评类账号、博主等经营主体的管理,努力提升“第三方测评”的市场信任度。此外,有关部门要加大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完善消费者维权机制,建立健全消费者集体诉讼制度,保障维权渠道畅通。作为消费者也要提高自身的鉴别力,不要盲目轻信各类测评,如此才不会迷失在“种草”流量中。

  总之,职业道德、行业规范、法律底线对于“第三方测评”这个新兴行业而言,一个也不能少。只有坚持独立公正,追求科学专业,才能获得消费者的青睐,行业也才能健康长久地发展。

编辑:平小娜

一审:平小娜 二审:魏慧聪 三审:李中伟

新派新闻
新闻热线:2998776
版权所有 © 潍坊市融媒体中心
鲁ICP备09021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