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锐评
锐评 | 打击盗版书 有共识更要有共治
2024-12-03 06:27:00 编辑:张兴红


打击盗版书 有共识更要有共治

潍坊融媒评论员 孙瑞荣

据新华社报道:字体模糊、纸张粗劣、气味刺鼻、尺寸“缩水”……如今,越来越多的盗版书转为线上销售,并从电商平台向各大直播平台扩散,售卖手法更隐蔽、更多样化,数量巨大,难以统计,消费者往往拿到书才发现买到了“李鬼”。

不久前,有作家通过自媒体账号发文,痛斥网购平台售卖盗版书对新人作家危害深远,再次引发出版界和社会公众对图书盗版问题的关注。

盗版书是图书市场的“顽疾”。字体模糊、纸张粗劣、气味刺鼻、尺寸“缩水”……如今,越来越多的盗版书转为线上销售,并从电商平台向各大直播平台扩散,其售卖手法变得更为多样化和隐蔽,造成“李逵”“李鬼”真假难辨。有的短视频平台直播间甚至以“一元一本”“拆迁闭店”为噱头,吸引大量网友围观和购买。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相关店铺竟被平台大数据“置顶、推荐”,为盗版书的流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便利。

盗版书为何屡打不绝?暴利驱使是主要原因,盗版有着远低于正版的成本。除此之外,与一些消费者“贪小便宜”不谋而合。一些消费者明知是盗版书,却因为价格便宜而选择购买,这种“知盗版买盗版”的行为无疑会“助纣为虐”。

事实上,盗版猖獗,对电商平台可持续健康发展亦十分不利。盗版书泛滥带来的危害,不仅在于创作者和出版方利益受损,原创热情也被浇灭,创新动力大打折扣,长此以往,劣币驱逐良币,优质作品变少,最终损伤的是受众的长远利益和整体内容生态的活跃。

因此,斩断盗版书的利益链,要重拳出击。一方面,应进一步加强对商家主体责任的落实,只有让商家“伤筋动骨”,才会对盗版书经营敬而远之。另一方面,有关部门应完善法律法规,为打击盗版行为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并加大执法力度。此外,消费者也要提高版权意识,自觉抵制盗版书,选择正版书籍,为创作者提供应有的支持与尊重。唯有如此,才能有效遏制盗版书的猖獗势头,维护一个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


编辑:刘英銮

一审:刘英銮 二审:范国强 三审:慈兆庆


新派新闻
新闻热线:2998776
版权所有 © 潍坊市融媒体中心
鲁ICP备09021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