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规探险被困
谁任性谁买单
□潍坊融媒评论员 赵春晖
据央视新闻报道,近日,江西5名任性“驴友”违规进入未开发区域探险被困,救援人员经过18个小时艰难搜救,将5人全部救出。最终,5人共同承担2万元救援费用。这是江西省首次对违规探险造成公共资源浪费行为进行追责。
图源:央视新闻
近年来,户外探险日益流行,参与人数越来越多。户外探险本身有一定的风险性,但一些“驴友”为了满足自己的猎奇心理,无视警示标志和当地人的善意劝阻,擅闯未开发或禁止进入的区域,最终遇险被困,既危及自身安全,又给搜救人员制造了很大的压力和困难。
“驴友”违规探险遭遇险情,可以申请公共救援。接警后,地方政府往往会动员附近的群众,动用公安、消防等力量前往搜救,但并不意味着应该无条件承担全部救援成本。救援力量是非常宝贵的公共资源,如果“驴友”能遵守法律、遵守规则、敬畏自然,依法依规探险,原本可以避免救援资源的浪费。
宝贵的公共救援资源,不该成为违规探险者的“免费午餐”。江西省对违规探险行为进行追责,不仅是对当事人的一次警示,更是对整个社会的一次深刻教育:探险者在追求个人自由与冒险精神的同时,必须充分意识到其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做到“责任自负”。这无疑会给部分“驴友”发热的头脑好好降降温,期待更多地方能借鉴,把自担救援费用变成硬性规定,让更多“驴友”从“任性”变“理性”。
当然,要想真正有效约束和遏制任性探险的行为,仅靠事后追责治标不治本,还是需要从源头上对类似行为进行管理、引导和规范。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出台相关法律规定,对户外探险行为进行规范管理,让警示、劝导、救援、处罚等各个环节都有法可依。同时,相关部门可以考虑为有需求的“驴友”开辟一些正规的探险景点,并配备专业的安全保障措施,避免户外探险市场无序发展。另外,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救援体系,提高救援效率、降低救援成本,确保真正发生意外时,能够用最小的代价,迅速、有效、安全地完成救援。
“驴友”们也要明白,“自由”诚可贵,“生命”价更高。每个人都是自身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要时刻敬畏规则、敬畏自然、敬畏生命,进行户外探险等危险运动时,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把保护自身安全放在第一位,不要轻易让自己陷于险地,不要自以为是,把自己的“任性”“驴脾气”当成有个性,否则悔之晚矣。